五一小長假過去了,錢斌也為他的畢業旅行畫上了一個不算完滿的句號。
“作為一個即將畢業的大學生,我們的旅游都是怎么便宜怎么來,所以最初我是選擇玩張家界和鳳凰這條線的,整體預算大概在800元左右。”5月14日,錢斌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計劃總是趕不上變化,到了張家界,他才被告知門票從158元漲到了245元。近100元的差價讓錢斌措手不及,如果進入景區游玩,回家的車費就沒有了保障。
“錢不夠,我只能過景區而不入,這是沒辦法的事情,要么玩,要么走!”于是,無奈之下,他不得不放棄張家界景區的游玩計劃,只在周邊轉了轉,便轉戰鳳凰古城了。
因為價格問題而苦惱并不僅僅是錢斌,面臨著新一輪的景區漲價潮,眾多網友紛紛發微博感嘆“家門口的風景,玩不起”。
據國內一媒體統計,全國(不含港澳臺)130家5A級景區門票價格(非淡季全票)中低于60元(含60元)的5A景區共有27家,約占國內5A級景區數量的20.77%;價格在60元至100元(含100元)的5A景區共有41家,約占國內5A級景區數量的31.54%;價格在100元至200元(含200元)的5A景區數量最多,共有46家,約占35.38%;而門票價格高于200元的景區有14家,所占比例超過一成。此外,有兩家景區暫未查詢到票價情況。全國20多個知名景區門票價格上調,漲幅從20%到60%不等。
門票漲價動因何在?
近日,浙江省杭州旅游委員會主任李虹在其微博上對景區門票漲價背后的動因做出分析。他認為,缺乏綜合回報業態支撐、提價以增加收入和控制人流量保護環境是景區門票漲價的三大因素。
綜合回報業態支撐,是指將景區打造成一個體系,集吃穿住行購為一體,發展與旅游產業密切相關的一些周邊服務產業,增強旅游軟件設施,提供個性化的服務,以此形成一個良性的循環。
但現在國內的大部分景區,依然依靠門票收入來維持低門檻、低營養的景區開發模式。
“硬件資源不夠,經營模式單一,用漲價的手段來維持景區的運營和保護是可以理解的。而提價以增加收入則屬于市場行為,前提是獲得物價部門批準。至于為了游客數量不突破環境承載量采取的價格杠桿調節措施,我認為應該予以支持,因為它是保護環境的需要。”李虹說道。
對于該問題,著名文化旅游專家、中國社會科學院旅游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劉思敏博士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產權責任制度的扭曲也決定了門票漲價的現實。”他分析,目前旅游資源不可替代型景區(特別是所在地區相對欠發達的景區)的產權責任制度扭曲,產權不清晰、責權未理順,這在一定程度上也造成了中國景區門票票價的混亂。
而景區的不可替代性也為門票漲價提供了市場可行性,這種天然的壟斷性決定了市場無法通過大量復制或工業化批量生產的方式進行銷售,因此在旅游價值上是不可取代的。這些景區要漲價,并不會造成游客數量減少的結果,盈利增多,景區又何樂而不為?
據了解,景區一般分為公共產品的景區與商業經營性的景區兩大類。公共產品類型的景區包括所有資源國有、政府直接管理的風景名勝區、自然保護區、歷史文化遺產地等。這類景區,從理論上講,或者從國際經驗來看,一般不收門票或僅收很低的門票。中國公共景區普遍收取門票而且一漲再漲。
“這是不正常的。”北京大學旅游研究與規劃中心主任吳必虎在接受采訪時說道,“納稅人已經為公共產品的消費繳納了世界上位列前茅的高稅費,進入公共景區再收門票,屬于重復征收資源使用稅。
劉思敏建議,中央政府可以通過立法的手段,確立未來實行國家公園制度,并制定標準,選擇大約100—200個最具觀賞、體驗、保護價值的景區進入《國家公園預備清單》(主要是世界遺產及進入世界遺產預備名單的景區),為其發展成國家公園做準備。同時,在現階段,中央政府明確授權列入《國家公園預備清單》的景區由地方政府代管,確立以“合理成本與合理利潤”為原則的門票定價機制,并建立“國家公園預備景區”財務公告制度,效仿上市公司,定期公布經過第三方審核的財務數據,將其經濟運行置于全民的監督之下,為門票價格漲落提供真實、有效的數據基礎。
旅行社如何見招拆招?
如果景區門票上調,那旅行社的路線報價是否也會水漲船高?他們又該如何平衡人數與票價的關系,進行合理調控呢?
近日,記者在詢問多家旅行社的路線價格后發現,旅行社的多條國內路線價格普遍提高了10%左右,但由于漲價的景區并不一定在同一條線路上,因此影響并不很大。
“我們價格上漲的主要是短線汽車團,至于飛機火車線路,漲幅較小,可以忽略不計。”河北保定星海國旅的社長馬識途告訴記者,比如張家界天子山金鞭溪黃龍洞(含)雙臥五日純玩團,漲價前后都是1500元。“只是門票上差幾十的話,旅行社方面都是可以消化掉的。”
導游金趙趙(化名)告訴記者,景區門票漲幅確實有點高,但是旅游的人數也并沒有因此減少,只是他們需要花費更多的時間對游客進行推介,尤其是學生團。“學生團主要是省錢、好玩,其他的要求倒是不高,因此我們更傾向于向他們推薦周邊游項目,路途花費更少,也好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