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8月05日15:09 來源:西安晚報
保潔員李師傅最近幾年一直租住在蓮湖區土門保潔員公寓,相對較低的房租讓她減少了不小的壓力,但是進入夏季,一個月兩三百元的電費卻讓她有些吃不消,“從搬到這里以來,電費一直都是1.65元一度,比人家居民小區貴出不少,為了省電,夏季很多時候都不舍得開風扇。”她說。
保潔員
1.65元一度的電費交了好多年
昨日上午,記者來到了位于大慶路上的土門保潔員公寓,兩排平房住著60多戶保潔員,剛剛下完早班,不少保潔員正坐在保潔員公寓的小院子里收拾雜物。
“這是咱街辦保潔公司給安排的住處,已經好多年了,一個月一兩百塊的房租,還是很實惠的。”保潔員李師傅說,“就是電價太高,這些年都是1.65元一度電,今年有的保潔員自費買了空調安上,但是因為電價太高,很少舍得用,有時候電扇都舍不得開,能堅持就堅持了。”
在幾位保潔員那里,記者看到了幾張保潔公司的房費水電費收費單,里面的電價一欄明確寫明電費是1.65元一度。
“這邊都是平房,夏天的時候還是挺熱的,但是這樣的電費,確實有時候讓人舍不得用電。”幾位保潔員議論說,“現在那些居民小區里一度電也才幾角錢,我們這卻這么貴,一個月最多的時候多出一二百元的開銷,我們收入不算高,這錢確實成為負擔。”
保潔公司
電是從旁邊企業拉過來的
隨后,記者聯系了土門街辦和土門保潔公司的工作人員,他們表示,保潔員公寓是市政的房子,用電是從旁邊一家企業拉過來的,企業給他們提供了一張電卡,每當保潔員公寓的電表顯示快要沒電時,他們就去企業里的物業辦公室買電。
隨后,記者來到了保潔員公寓旁的陜西省水電汽車服務有限公司,保潔員公寓的電就是從這里接過去的。
說到電費,該公司物業辦的負責人也表示十分為難,他表示,這家單位是老國企改制后的企業,效益一般,廠里用的是老變壓器,損耗很大,加上是工業用電,所以電費一直很高,現在他們向保潔員公寓收取每度1.6元的電費,即使這樣,其實也很難包住成本。
“這個問題我們也和街辦說過很多次,希望保潔員公寓能另找接電單位,但是這周圍只有我們一家,保潔員工作也辛苦,我們也不愿意給他們斷電,如果可以,最好的解決辦法是協調有關單位,單獨給保潔員公寓接一條線。”該企業物業負責人說。
供電公司
只要符合條件就可單獨接線
隨后,記者聯系了國家電網西安供電公司的工作人員,他們表示,1.6元左右一度的用電價格確實較高,目前陜西省一般工商業用電高峰時期的價格都不會超過1.2元一度,普通居民家庭用電一般也就在0.6元左右。
“只要提供相關的手續,只要符合條件,都可以從國家電網接線使用,而具體需要什么手續可以到各營業網點辦理。”供電公司工作人員說。
保潔公司的工作人員表示,他們也曾經想過單獨給保潔員公寓接電,讓大家用上便宜電,但是各單位一直沒有協調好,所以這件事也就拖了下來,接下來他們會再次和有關部門聯系,盡快讓保潔員公寓的電價更加合理。
目前,這四只被及時救下的刺猬暫住在野生動物救護站。工作人員介紹,待刺猬身體健康具備放生條件時,將第一時間放生野外。
高考前,南充市白塔中學高三(三)班學生何雪致信保潔阿姨。高考前,南充市白塔中學高三(三)班學生何雪致信保潔阿姨,引眾人點贊 莫懷英兩年前進入南充市白塔中學擔任保潔員,每年都有學生撕書,但收到致謝信,她還是第一次。
保潔員正在幫一位肢體殘疾的小伙子撐開盛飯的塑料袋,方便殘疾人吃飯。4月4日上午,華商報記者在延河大橋西南角找到這位保潔員,她叫張慶梅,58歲,是寶塔區川口鄉人,從事環衛工作已15個年頭,一直在東關附近打掃衛生。
日前,周至縣城一名保潔員在勸阻亂丟垃圾的路人時,雙方發生爭執,保潔員掌摑路人被暫停工作回家反省。在垃圾撿拾清理方面,倡導廣泛動員參與,這就說明環境整治并非單靠保潔員來完成,更需要廣大市民的自覺和積極參與。
日前,周至縣城一名保潔員在勸阻亂丟垃圾的路人時,雙方發生爭執,保潔員掌摑路人被暫停工作回家反省。在垃圾撿拾清理方面,倡導廣泛動員參與,這就說明環境整治并非單靠保潔員來完成,更需要廣大市民的自覺和積極參與。
繼西安市碑林區、蓮湖區等對保潔員休假問題做出回應后,昨日(1月18日),未央區、高新區和新城區也做出回應,還有不少熱心市民建言獻策。在關注推動保潔員輪休制度化的同時,我們也希望每位市民踐行“垃圾不落地”,讓保潔員在即將到來的春節,過一個久違的團圓年。
看到事主報警,男保潔員李某撒腿就跑,被及時趕到的未來路分局民警堵在樓梯里。春節臨近,民警溫馨提示:在雇請家政保潔員打掃衛生時,請將現金或貴重物品妥善存放,以免造成不必要的糾紛。
連先生說,他有一對雙胞胎女兒,鞋盒里最貴重的就是那一對翡翠,是他特意給兩個女兒準備的,有特殊的意義……
11月24日消息,在西安市曲江一小區里,幾處用銀杏葉拼出的各種圖案受到小區業主的歡迎,業主紛紛伸出大拇指為拼出圖案的主人點贊。據了解,迎銀杏葉拼出圖案的主人是小區物業的幾名大媽保潔員。因此,業主稱他們為“最美保潔員”。
57歲保潔員阻止亂扔垃圾被扇耳光,肋骨被打骨折。
躺在病床上,57歲的保潔員李社利眼眶里有淚水。阻止亂扔垃圾 保潔員被打耳光 李社利是長延堡街辦明德二路上的保潔員,和愛人李淑珍負責這一路段大約400米距離的保潔工作。昨日下午6時許,華商報記者從公安雁塔分局東儀路派出所了解到,目前,警方已經將陳某控制,具體的情況還需要做進一步的調查。
躺在病床上,57歲的保潔員李社利眼眶里有淚水。阻止亂扔垃圾 保潔員被打耳光 李社利是長延堡街辦明德二路上的保潔員,和愛人李淑珍負責這一路段大約400米距離的保潔工作。昨日下午6時許,華商報記者從公安雁塔分局東儀路派出所了解到,目前,警方已經將陳某控制,具體的情況還需要做進一步的調查。
“我身上總是帶著一個自制的小帆布包。里面裝的不是錢包等貴重物品,而是一把小鐵鏟和一只刷子。只要看到家屬院內有“牛皮癬”,我就會把它清除干凈。”
上班途中的涵洞因積水無法正常通行,楊某只好扛上自行車欲穿行高速公路,不料發生事故,被撞身亡。這種情況該不該算工傷?什么又算是上下班路上“合理的路途”?
10月份,山東煙臺大學7位餐廳保潔員以吃學生剩飯的形式,提醒學生節約糧食的新聞一經報道,迅速引發社會關注。” 武漢市民政局公務員周鋼提到了《黨政機關厲行節約反對浪費條例》,“保潔員吃剩飯,和多年來社會上大吃大喝、奢侈浪費、鋪張攀比的現象形成鮮明對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