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8月03日07:31 來源:參考消息網
參考消息網8月3日報道外媒稱,在中國河北省滄州市的人民醫院,曾有一棟三層建筑逐漸沉入地面,建筑高度下降嚴重,直至整個一層消失。
據埃菲社7月31日報道,由于該建筑無法繼續使用,當地政府4年前決定將其拆除,并在原址上建起噴泉。這座噴泉如今仍在,提示著滄州這座下沉的城市的特殊之處。
滄州大部分地區每年海拔下降1到3厘米,有些地區則在以每年5厘米甚至更快的速度下沉。
報道稱,中國地質學家近日發表的一項研究將這一現象稱為“沉降”。這種現象正在包括北京在內的中國東北部地區蔓延,該研究清楚地解釋了發生這種現象的原因,那就是過度抽取地下水。
該研究稱,地面沉降與地下水水位之間存在顯而易見的對應關系。該研究證明了地下蓄水層的過度開發如何導致了滄州地表的下沉。
地質學家警告稱,這種現象帶來了多種威脅,例如發生洪澇災害的可能性加大,而且地表的裂縫會使建筑物、道路和鐵路面臨威脅。
報道稱,地質學家也對中國高鐵線路網因沉降而面臨的潛在威脅發出了警告。位于滄州以北220公里的北京集中了中國鐵路流量的很大一部分。這里也出現了海拔降低的問題,過去10年北京下沉了80厘米。
治理地面沉降的挑戰在滄州所在的沿海地區尤為嚴重。滄州同時還面臨著土地鹽堿化的問題和部分地區遭海水淹沒的風險。
地質學家遺憾地表示,滄州市直到2008年才建立了沉降控制系統,而中國的上海和天津等大型港口城市早在上世紀20年代就首次出現了沉降現象。
半個世紀后,人們才發現地下蓄水層的過度開發是導致沉降的原因。在已知這一原因的情況下,由于中國的高速城市化,沉降問題還是在持續惡化。
報道稱,中國的水資源分布非常不均,三分之二的城市面臨缺水的問題。在這樣一個國家,地下水儲備成為了水資源不足問題的解決辦法,而越來越多的抽取地下水的做法正在導致城市下沉。
過去10年,50多座中國城市的海拔因沉降現象而降低了超過2米。
為了緩解這一問題,專家們敦促中國減少地下水的抽取,提高水資源利用效率,并通過海水淡化或引水等手段引入外部資源。
在“南水北調”工程的幫助下,干燥的中國北方從2014年12月起接收到了來自南方的長江水。
包括江蘇和浙江兩省在內的部分地區已經成功停止了沉降。上述兩省禁止抽取地下水,地下蓄水層的水位幾年來已開始恢復。
上海從上世紀60年代開始限制地下蓄水層的開發,但這座城市的經濟和城市發展加重了沉降問題。
在因過度抽取地下水而下沉的同時,滄州還在繼續推出新的城市規劃項目。而最新的項目就是滄州渤海新區的建設。
報道稱,與在中國許多其他城市一樣,滄州政府的城市擴展計劃不會因沉降或水資源短缺問題而停止。(編譯/蘇佳維)
點擊圖片進入下一頁
一名科研人員在用聲波水位儀測量地下水位(7月24日攝)。 近年來,河北省滄州市區陸續關閉深層自備井,改飲水庫資源,市區地下水位得到明顯回升,地面沉降速率也放慢,由2005年的每年55毫米左右減少至每年14毫米左右。 新華社記者金立旺攝
下一頁: 唐山:從采煤沉降區到世園會的“鳳凰涅槃”
報道稱,與在中國許多其他城市一樣,滄州政府的城市擴展計劃不會因沉降或水資源短缺問題而停止。承德城市燃氣有限公司搶修部門稱,此次燃氣管道泄漏原因為地下土壤沉降所致。
兩天前,一輛面包車駛過之后,中原路與富民路交叉口西約150米路南的慢車道上,便出現一條長約6米、寬約5厘米的裂縫,裂縫旁邊的地面,也下陷了10厘米左右。鄭州市城建熱線的工作人員說,他們正通過轄區辦事處查找施工方,待找到施工方后,將督促對方前去處理。
上海一居民區多棟樓出現沉降 縫隙可直接看到室內
昨日,《花園小區污水四溢、行人掩鼻 居民這個節過得不舒心》一文見報后,引起有關部門重視,順河回族區城市管理局將于11月對花園小區道路沉降點進行修復施工。
針對網民在論壇上曝光浙江溫嶺火車站架空層出現沉降,沿海鐵路浙江有限公司28日晚間發布消息稱,該“沉降”與鐵路無關,鐵路設備設施使用正常。
針對網民在論壇上曝光浙江溫嶺火車站架空層出現沉降,沿海鐵路浙江有限公司28日晚間發布消息稱,該“沉降”與鐵路無關,鐵路設備設施使用正常。
上海地鐵部門28日披露,經過近500名地鐵專業人員近一周的連續作業,此前發生不均衡沉降的上海地鐵4號線海倫路站封站大修工程已進入最后收尾階段。
“Duang!鄭州路又塌了!”6月3日,網友“viavs大同世界”發微博稱,鄭州市西四環化工路往西接近科學大道處,路塌陷下去了。“塌塌塌,一直在塌,什么時候是個頭?!”
因為前段時間連續降雨,隴海西路董家溝段,一部分路段被水沖毀的沉降.11月2日,施工人員介紹,經過他們搶修,路面會幾天內就可恢復。工作人員王師傅介紹,因為前一段時間連陰雨,這段路基發生部分沉降,使路面受損。
參考消息網9月7日報道西媒稱,中國山西省的很多村莊因為過度采礦而出現下沉,那場面仿佛遭遇地震肆虐一般。報道稱,與在中國許多其他城市一樣,滄州政府的城市擴展計劃不會因沉降或水資源短缺問題而停止。
這次的塌陷,已初步認定是中原環保股份有限公司的責任。
西三環路面昨天又“塌”了兩次 中原路西三環立交橋下的塌坑,有三四米深、約40平方米大 西三環項目部一名工作人員稱,昨天上午人行道上出現大坑,與西三環前11次塌坑事故不同,之前是“塌陷”,這次是“沉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