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3月23日,湖南耒陽市黃石鎮,準備靠岸的校船。(來源:CFP)
2012年3月23日下午3時18分,在一陣熱烈的掌聲中,在國內數十家媒體的鏡頭前,全國首艘校船滿載43名中學生,從湖南省衡陽市耒陽市黃市鎮上堡學生碼頭徐徐啟航。
據了解,這艘校船耗資22萬元,由黃石鎮上堡村支部書記伍冬林個人出資加政府補貼以及交通部門撥款的形式建造。船只依據《內河小型船舶建造規范》《內河船舶法定檢驗技術規則》等規范設計,船身采用雙層鋼板制造,總長16.6米、船寬2.6米、船高2.5米、吃水0.55米、滿載排水量12.2噸、核定載客60人。按設計要求,此船還將配了4個救生圈,60件救生衣。齊消防、救生、航行信號等設備。此外,當地還為校船建設了學生專用碼頭,配備了2名專職駕駛員、1名船舶管理員和1名簽單發航員。同時,出臺學生乘船交接制度,要求老師將學生送到船上再實行交接。船只已經通過當地交通、海事等部門驗收。
為最大限度方便學生上下學,校船沿途停靠5個碼頭,總行程14公里,學生乘船費用全部由當地政府預算支出。該船每周五下午和周日下午負責接送沿途學生上下學,不允許其他任何人員乘坐。
黃市鎮中學初一女生梁梅告訴記者:“在沒有校船之前,他們每次放學需要步行4公里,到一個簡易的民用碼頭乘船回家。如今,專用的學生碼頭離學校僅300米遠,回家的路仿佛更近了,上學也沒那么累了。”
黃市鎮鎮長梁育波告訴記者,當地需要乘船上學的學生不少,去年邵陽“9 9”重大水上交通事故發生后,為了確保學生們上學安全,所以籌資建造了該校船,最大程度上降低安全隱患。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