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改革開放開始,我國城鎮化的腳步就從未停歇。
從 1978 年的 17.9%,到 1990 年的 26.4%,再到 2003 年的 40.5%,一直到 2015 年,中國的城鎮化率已經達到 56.1%。
而根據今年 3 月的政府工作報告,目標是到 2020 年,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達到 60%、戶籍人口城鎮化率達到 45%。
然而,21 世紀經濟研究院發現,部分省的城鎮化率已經不低,進一步提升空間有限。比如,廣東、江蘇在 2015 年城鎮化率已經達到了 68.71%、66.51%,均比全國高出 10 個百分點以上。
而部分省區市因為經濟發展、房地產價格等原因,也使得城鎮化率的提升面臨困境。
那么,哪些地區的城鎮化率有較大提升潛力呢?
通過比對城鎮化率水平、農村人口數量、房價收入比(以 100 平方米的住宅平均價格,除以夫婦人均可支配收入之和計算)等指標,21 世紀經濟研究院發現,河南和湖南的潛力在全國排名前兩位。
河南城鎮化潛力全國最高
哪些地區具備城鎮化率提升的最大潛力?
中西部。
通過對比 2015 年各省區市的城鎮化率、房價收入比等指標,21 世紀經濟研究院發現,河南、湖南、云南、貴州、廣西、新疆等地的城鎮化率提升潛力較大。
城鎮化率提升,意味著要使更多農村人口轉為城鎮人口。從全國剩余的農村人口數量來說,河南、四川、山東、河北、廣東、湖南、安徽、云南、江蘇、廣西、湖北、江西、貴州有 2000 萬到 5000 多萬的農村人口。
其中,河南 2015 年的城鎮化水平只有 46.85%,距離全國平均水平相差約 10 個百分點。這一數據排名全國倒數第五位,僅僅高于西藏、甘肅、貴州、云南。該省還有 5038.62 萬農村人口,為全國第一,比排名第二的四川還多 700 萬人左右。
加之該地區房價收入比僅為 8.4 左右,也在全國排名較低。因此,綜合來看,河南是全國城鎮化潛力最大的地區。
另外幾個房價收入比較低,城鎮人口比重不高,且農村剩余人口總量超過 2000 萬的省份,還包括湖南、廣西、貴州等地。其中,2015 年湖南的房價收入比為 6.89,為全國最低。綜合來看,其未來城鎮化率提升的潛力排名第二。
很多地區城鎮化率較低,比如西藏、青海,2015 年城鎮化率分別只有 27.74%、50.3%,也就是說,還分別有約 70%、50% 的人口可以轉變為城市居民。但是兩地總人口數量分別只有 300 萬、600 萬左右,因此兩地未來可以轉移到城市的農牧民數量并不大。
此外,部分地區城鎮化率不高,比如吉林,2015 年城鎮化率 55.31%,低于全國 56.1% 的平均水平,但是房價收入比超過了 10,快速提高城鎮化率存在困境。還有一些地區,比如海南房價收入比為 17.5,想在本省吸納農村勞動力成為城市市民很難實現。
另外一些地區,盡管可轉變為城鎮居民的農村人口數量并不少,比如 2015 年遼寧有 1430.72 萬農村人口,浙江、福建分別有 1894.34 萬、1435.79 萬農村人口,但是三地城鎮化率在 2015 年分別達到 67.35%、65.8%、62.6%,遠高于全國的平均水平。而且浙江、福建的房價收入比都在 12 以上,要將更多的本地農民轉變為城市居民,存在一定的難度。
除了從本省農村人口轉移為城鎮人口之外,人口流入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該地的城鎮化率。
比如新疆、重慶。兩地城鎮化率分別為 47.23%、60.94%,分別還有 1245.37 萬、1178.44 萬農民待轉變為城市居民,但是兩地近年來常住人口增長較快,2015 年分別凈增加了 26 萬、62 萬。類似的還有安徽 2015 年常住人口增加了 61 萬,四川增加了 64 萬等。
根據過去的經驗,哪個地區房價低,居民收入增長快,經濟活力大,哪個地區就能更多地吸引外來人口流入。而如果保持人口凈流入,則該地的城鎮化率潛力提升。
看好河南!
北大匯豐商學院院長海聞:城鎮化是河南經濟增長的動力
早在去年9月召開的”2015金融創新論壇“上,北京大學匯豐商學院院長海聞在主題演講中,為河南的經濟發展支招。海聞表示,發展城鎮化是河南經濟增長的動力,未來,河南應繼續加快發展城鎮化。
海聞表示,在城鎮化的發展中,住房和交通等基礎設施的建設,能帶動鋼鐵、水泥、家具、加點、電力等傳統行業的發展。并且,新城鎮建設能帶動相關新興產業如環保、節能燈等的發展,同時,城鎮化的發展中還能帶動消費、零售業餐飲、娛樂等。
而對于未來經濟的發展,海聞表示,主要還是是要看服務業的發展。作為農業大省的河南當前正面臨轉型問題,產業的發展應該盡快從農業經濟往工業經濟到服務業經濟轉型。
河南如何發展服務業,來拉動經濟呢?海聞認為:
一是拉動消費:為居民提供購物、購房、文化、娛樂、餐飲等生活服務。
二是增加產品的附加值,為地區、全國、全世界提供金融、通訊、物流等生產服務。
三是河南應該充分發揮自己的區位地理優勢,不僅僅成為物流集散轉運的中轉站,要努力將“中轉站”發展成交流的“中心”。
海聞稱,他很看好河南,因為河南不僅有資源優勢,在文化、教育、醫療上也都有很好的后發優勢。
亮出成績!
過去五年,河南城鎮化率46.85%,新增790萬城鎮人口
2016年1月25日,河南省十二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開幕,時任河南省省長謝伏瞻作政府工作報告。
謝伏瞻說,河南城鎮化率46.85%,提高8.03個百分點,五年新增790萬城鎮人口,中原城市群成為國家重點培育發展的城市群。
極速前進!
建設河南新型城鎮化,鄭州、洛陽是中心!縣城成重要節點
2016年9月28日下午,河南省省長陳潤兒主持召開省政府常務會議,研究深入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
▲資料圖片
河南新型城鎮化怎么建?鄭州、洛陽是中心
會議原則通過了《關于深入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的實施意見》。會議要求,深入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要以人的城鎮化為核心,更加注重提高戶籍人口城鎮化率,更加注重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更加注重環境宜居和歷史文脈傳承,更加注重提升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和幸福感,緊緊圍繞新型城鎮化目標任務,堅持點面結合、統籌推進,充分發揮綜合試點的示范作用,著力解決好“三個一批人”城鎮化問題;堅持縱橫聯動、協調推進,加強部門間政策制定和實施的協調配合,確保改革舉措和政策落地生根;堅持補齊短板、重點突破,加快完善現代城鎮體系,推進中原城市群一體化發展,在發揮好鄭州中心城市輻射帶動作用的同時,著力提升洛陽中心城市地位,打造多點支撐的城市化發展新格局,充分釋放新型城鎮化蘊藏的巨大潛力,充分發揮城鎮化建設作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平臺作用,為河南經濟持續健康發展提供持久強勁動力。
縣城很重要
會議審議了《河南省百城建設提質工程實施意見》。會議指出,縣級城市是全省城鎮體系的重要節點,是縣域文明進步和特色風貌的重要標志,也是今后一個時期全省城鎮化建設的主戰場,在全省經濟社會發展中處于舉足輕重的地位。實施百城建設提質工程,對于擴大有效投資、加快新型城鎮化建設、增強區域競爭力都有著重要意義。通過完善功能設施、提高承載能力、拓展產業發展平臺、改善人居環境、增加就業崗位,促進更多農村人口轉化為城市人口,使產業發展、城市建設和人口集聚相互促進,走出一條具有河南特色、符合時代特征的城鎮化新路。
會議要求,實施百城建設提質工程,
一要堅持規劃引領,試點先行。堅持高起點高標準做好各項規劃,遵照民主科學依法決策的原則,嚴格把好規劃設計關,科學編制城市規劃,真正實現布局合理、設施完善、生態宜居、彰顯特色。要嚴格實施規劃,一張藍圖繪到底,絕不允許擅自修改變動,充分發揮規劃的引領調控作用。
二要堅持政府主導,市場運作。工程建設要按照市場的原則和機制運作,健全土地收儲機制,盤活土地資源,撬動社會投資,帶動城市建設。構建統一融資平臺,為城市建設提供融資支持,保障工程的可持續性。
三要堅持統籌謀劃,協同推進。百城建設提質改造涉及多方面,相關部門全盤謀劃、統籌安排、配合聯動、形成合力,著力抓好落實,加快建設進度。
綜合:21世紀經濟報道、河南日報、河南省人民政府網站、東方今報
通過調整統計口徑,安徽省戶籍人口城鎮化率從2014年的22.7%,到2015年提高到27.6%;長春市戶籍人口城鎮化率也一下增加3個百分點。一些地區新型城鎮化職能部門負責人表示,通過撤縣設區,郊區大量農村人口全部統計為城鎮戶籍人口,如此就能保證戶籍人口城鎮化率指標如期完成。
大量農民被城鎮化。
加快建設“米”字形高速鐵路網和城際鐵路網,鄭徐客專2016年9月開通運營,鄭萬、鄭合高鐵2018年主體建成,鄭濟高鐵、鄭州南站2016年開工建設。中心城區停車場建設方面,三年新增15萬個公共停車場泊位,每年完成公共停車泊位不少于5萬個,制定停車場建設管理辦法。
我省明確,將加快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建設,推動大鄭州都市地區建設,開展組合型大鄭州都市地區規劃問題研究,完成鄭州國際商都發展戰略規劃編制工作。
“如果把城鎮化比作火車頭,那么城鄉規劃就是軌道,實踐健康城鎮化,關鍵在于發揮城市規劃的軌道作用。仇保興:我國大城市的疏散早該開始,遺憾的是我們不僅認識得較晚,而且對新城的成長機制始終心存疑慮。
一些專家認為,地方政策之所以頻頻更迭,關鍵在于公共服務均等的新農村建設政府要花錢,但搞征地開發政府則可以收錢。不少專家建議,對于中國的國情而言,新型城鎮化要搞,新農村建設也要搞,唯有實現“雙輪驅動”相得益彰,才能更好地推動城鄉一體化發展。
3月16日,各方期待已久的《國家新型城鎮化規劃(2014—2020年)》(下稱“規劃”)正式對外發布。這是中國城鎮化發展的一部頂層綱領性文件,不僅明確了未來中國新型城鎮化的任務、目標,也給出了城鎮化路徑。
魏后凱:當前我國城鎮化與工業化是基本協調的,過去我國城鎮化曾嚴重滯后于工業化,但近年來隨著城鎮化的快速推進,這種情況已基本改變。到2050年,我國城鎮化率基本就接近這個天花板,城鄉人口結構、土地結構、空間結構穩定下來,我國就基本完成城鎮化了。
近日召開的中央城鎮化工作會議明確了各類城市的城鎮化路徑,全面放開建制鎮和小城市落戶限制,有序開放中等城市落戶限制,合理確定大城市落戶條件,嚴格控制特大城市人口規模。
在昨日召開的第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三次會議上,國家發改委主任徐紹史作了《國務院關于城鎮化建設工作情況的報告》。全面放開小城鎮和小城市落戶限制,有序放開中等城市落戶限制,逐步放寬大城市落戶條件,合理設定特大城市落戶條件,逐步把符合條件的農業轉移人口轉為城鎮居民。
藍皮書副主編、河南省社科院城市發展研究所所長王建國接受商報記者采訪時稱,城鎮化的發展要注重提高質量,要把加快城鎮化速度和提高城鎮化質量結合起來。河南省社科院城市發展研究所助理研究員柏程豫也強調,城鎮化的核心是“人”的城鎮化,要做到產業發展和城鎮建設融合,讓農業轉移人口真正融入城鎮。
時至5月,被喻為“最高規格”會議的全國城鎮化會議召開時間一再推遲。他提出,從農業轉移出來的人口加上回流的人口,圍繞農業的深加工、中低端的勞動密集型產業形成小城鎮將是未來城鎮化的一條重要線索。
時至5月,被喻為“最高規格”會議的全國城鎮化會議召開時間一再推遲。他提出,從農業轉移出來的人口加上回流的人口,圍繞農業的深加工、中低端的勞動密集型產業形成小城鎮將是未來城鎮化的一條重要線索。
時至5月,被喻為“最高規格”會議的全國城鎮化會議召開時間一再推遲。他提出,從農業轉移出來的人口加上回流的人口,圍繞農業的深加工、中低端的勞動密集型產業形成小城鎮將是未來城鎮化的一條重要線索。
加快推進戶籍制度、社會管理體制和相關制度改革,逐步實現城鎮基本公共服務覆蓋常住人口,為人們自由遷徙、安居樂業創造公平的制度環境。徐憲平表示,城鎮化發展規劃的編制思路將“以人口城鎮化為核心、以城市群為主體形態、以綜合承載能力為支撐、以完善體制機制為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