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駿
核心提示|鄭州地產調控再放“大招兒”,按計劃,未來3年,約合180個綠城廣場面積大小的商用住宅用地將投放至鄭州市場。這一從解決供給需求矛盾角度著手的措施被不少地產業內人士視為抑制房價過快上漲的“終極大招兒”,但對于此,也有一些地產人士表示具體效果要看未來供地區域的分布,此舉或將拉大鄭州房產的區域與品質差價。
調控政府放“大招兒”:未來3年計劃供應住宅用地3.6萬畝
11月4日上午,鄭州市國土資源局在其官方網站上公布了一則消息,未來3年,鄭州市區計劃供應住宅用地2400公頃(約合3.6萬畝),這也意味著在未來3年,將有約合180個綠城廣場大小的住宅用地投放鄭州市場。
消息稱,為保障鄭州市住宅用地市場健康、平穩、有序發展,根據往年土地市場運行情況和目前土地市場需求,將鄭州市市本級2017-2019年三年商品住宅用地供應計劃公布。
據統計數據顯示,2015年,鄭州市主城區全年供應商品住宅用地4911畝。而在做出“年底前集中供應6000多畝”的決定前,今年前8個月鄭州共供應住宅用地約5300畝。
未來3年計劃供應住宅用地3.6萬畝
2017年計劃供應840公頃2018年計劃供應780公頃2019年計劃供應780公頃
三年合計2400公頃
各年度具體住宅用地供應計劃,按照年度房地產市場狀況、市場需求情況進行編制,為住宅用地市場供應提供充足土地。
聲音1
“3年計劃”給予市場一個穩定且充足的“供地預期”
河南省商業經濟學會會長宋向清表示,對于鄭州市國土局這種做法比較欣賞,也堅決支持。“大計劃有了,小步驟可調,給開發商穩定預期的同時,可以根據市場動態及時不斷地調整節奏,從管理的角度是科學的,從決策的角度是睿智的。”
這則消息雖只有寥寥百余字,但卻被許多業內人士視為“重磅”。原因很簡單,這一從解決住宅“供需矛盾”角度著手調控的政策,被業內許多人士視為調控房價的“終極大招兒”。
“物以稀為貴,房價上漲過快的一大原因是住宅用地的稀缺。如果未來供地計劃不明朗,購房者的‘潛在擔心’會加劇房價的暴漲。”在地產從業人士孫先生看來,瞄準“供需矛盾”,一個明確的且份額不小的供地計劃或將鄭州房價帶入“平穩期”。
對于此,宋向清更是給予“點贊”。他表示,此舉就是在給開發商一個基于土地供應的穩定預期,是國土部門計劃與決策與時俱進的體現,可以看成是政府機構行政管理和市場服務等改革和創新的具體實踐,具有預見性,引導性,值得稱贊。
在宋向清看來,我國房地產領域近幾年出現的問題基本上可稱為“3方各負三分之一的責任”。“首個‘三分之一的責任’應該由開發商負。”他表示,部分開發商哄抬房價,捂盤惜售,違規開盤,夸大宣傳等方式給社會造成誤導甚至恐慌。“這也是開發商事實上在為社會做出較大貢獻的同時,為什么還挨罵的原因。”
其次,“第二個三分之一”應該由投機性和投資性購房者負。他分析說,樓價飛漲,單靠開發商是漲不起來的。正是投機性和投資性購房者直接做了開發商漲價的幫手,才有意無意地推高了房價。而“第3個三分之一”的責任應該由相關政府部門負。在宋向清看來,部分城市相關政府部門對樓市走勢缺乏預見性,對可能的問題沒有建立相應的政策儲備,不能事先做出預防性政策警示等行為都是具體的表現形式。“有些事態已經顯現,本可以立即遏制,但相關部門卻‘寧可再等等,不愿先試試’,以至于每每出了問題才臨時抱佛腳,屬于典型的‘頭痛醫頭,腳痛醫腳’。在這種情況下,不出問題是偶然的,出問題是必然的。”宋向清說。
聲音2 房價總體見緩,區域差價或將拉大
供職于國內某一線房企的資深地產人士方先生在同意“有效抑制房價過快增長”的基礎上,也給出了“鄭州房價區域差價、品質差價”將進一步拉大的判斷。
前有土地招拍掛“熔斷機制”,隨后推出“限購限貸”政策,政府調控又給予市場一個穩定且充足的“供地預期”。近來,密集出臺的“一攬子”供地計劃在不少業內人士看來“彰顯了鄭州市政府重拳整治房價過快增長的決心”。
但在這種業界共識中,還有另一種聲音引起了記者的關注。
“具體效果,還要看這些土地的具體分布。”基于目前所公開的信息,方先生分析說,這一總量的公布肯定會給“鄭州房價”帶來更多的理性,但還要看具體區域內的供求關系。“打個比方說,再怎么供,‘南龍湖’的價格也不會高過‘北龍湖’,而‘北龍湖’也注定不可能成為‘白菜價’。”他表示,房價的漲與跌并非一種簡單的“條件反射”,一個地方是否能夠成為熱點,除自身“資源稟賦”外,還要結合人口分布所帶來的區域供需情況才能夠做出判斷。
從放出未來3年供地計劃后,大河報記者在采訪中所聽到的觀點也不盡相同。但在其中,有這樣一種聲音引起了記者的關注:“著眼這座城市的未來,如果因為房價過高,而讓許多年輕人與這座城市擦肩而過,那將是一種莫大的悲哀。”
昨日,鄭州市住房保障和房地產管理局發布11月份鄭州房地產市場數據,剛買了房子的鄭先生對此表示疑惑。根據數據,11月份鄭州商品住宅均價9760元/㎡,環比下降693元/㎡。
買房者:這滿大街哪兒還有單價9000多元的房子?”
12月12日,鄭州市住房保障和房地產管理局發布數據顯示,11月份鄭州市區商住房銷售均價為每平方米9760元,也是8月份市區房價每平方米漲到1萬元后,4個月來首次跌破1萬元關口。
11月份鄭州市區商住房銷售均價為每平方米9760元,比10月份下跌693元,環比下跌6.63%,創下18個月來的最大跌幅。
克而瑞數據顯示,上周(11.14~11.20)鄭州商品住宅成交27.6萬㎡,環比上漲27.6%;商品住宅成交金額35.09億元,環比上漲49.70%,成交均價為12711元/㎡,環比上漲17.29%。
克而瑞數據顯示,上周(11.14~11.20)鄭州商品住宅成交27.6萬㎡,環比上漲27.6%;商品住宅成交金額35.09億元,環比上漲49.70%,成交均價為12711元/㎡,環比上漲17.29%。
價格方面,上述公布的“鄭房指數”顯示,10月,鄭州市區商品住宅銷售均價為10453元/平方米,與9月份相比,每平方米降了85元,與去年同期8917元/平方米的銷售均價相比,每平方米漲了1536元。
鄭州地產調控再放“大招兒”,按計劃,未來3年,約合180個綠城廣場面積大小的商用住宅用地將投放至鄭州市場。
日前,國家統計局公布9月份70個大中城市一線和熱點二線城市住宅銷售價格變動情況。一反常態的是,在此基礎上,還發布了10月上半月的房價數據。
日前,國家統計局公布9月份70個大中城市一線和熱點二線城市住宅銷售價格變動情況。一反常態的是,在此基礎上,還發布了10月上半月的房價數據。
中國指數研究院10月1日發布的報告顯示,2016年9月,全國100個城市(新建)住宅平均價格 為12617元/平方米,百城房價環比上漲2.83%,漲幅較上月擴大0.66個百分點。百城房價漲幅居前十位的城市依次是:鄭州、無錫、常州、昆山、珠海、廊坊、杭州、蕪湖、贛州、福州。
今年以來,一線城市和二線熱點城市、環一線城市房價節節走高。河南省委常委、鄭州市委書記馬懿近日表示,鄭州將加強房地產調控,優化商品房供給結構,穩控房價,促進房地產業健康平穩發展。
8月份領漲中國70城的鄭州樓市將再被官方收緊韁繩。“鄭州將加強房地產調控,優化商品房供給結構,穩控房價,促進房地產業健康平穩發展。”
8月份領漲中國70城的鄭州樓市將再被官方收緊韁繩。“鄭州將加強房地產調控,優化商品房供給結構,穩控房價,促進房地產業健康平穩發展。”
針對近期鄭州房產市場出現的狀況,9月9日,鄭州市房管局提醒市民,鄭州市存量房屋是接近2億平方米的大市場,不理性的價格行為不會持續。從8月份的情況看,鄭州市房地產市場銷售量創年內月度新高,商品房交易火爆的同時,二手房交易量出現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