霧霾天里,鄭州二七廣場附近的建筑若隱若現。 記者白周峰攝影
環保局預測12月5日至9日,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將有重污染過程。昨日上午9時,監測數據顯示,鄭州空氣污染指數突破“300”,升級為嚴重污染。繼上周一啟動重污染天氣Ⅱ級響應后,鄭州市再啟動Ⅱ級應急減排措施。
據悉,此次應急減排,涉及揚塵污染、燃煤污染、工業污染、機動車污染等方面,同時也明確了具體牽頭負責單位:
揚塵污染減排措施
鄭州要求全市建筑施工工地停止開挖、回填、場內倒運、摻拌石灰、混凝土剔鑿等土石方作業,但因搶修、搶險和特殊
燃煤污染減排措施
全市除保民生外的所有燃煤鍋爐,都要暫停使用。燃煤發電機組實施限產,但熱電聯產機組要在保證供熱和電網安
工業污染減排措施
在應急減排限產、停產企業名單內的企業,應落實企業限產、停產措施,實現二氧化需要的情況除外。城市建筑拆遷、建筑工程配套道路和管溝開挖作業,國省干線和高速公路土石方作業,同樣被喊停。全的前提下,實現二氧化硫、煙(粉)塵、氮氧化物排放量削減30%以上。而運行的燃煤機組和燃煤鍋爐,必須使用全硫量硫、煙(粉)塵、氮氧化物排放量削減30%以上,減少涂料、油漆、溶劑等含揮發性有機物城區所有道路,將根據天氣情況加大機械化清掃、吸塵、沖洗、灑水和保潔頻次,嚴禁出現道路揚塵現象。
低于0.5%的優質煤。市區建成區所有經營性燃煤爐灶,都將被暫停使用。
(VOCs)的原材料及產品的使用。工業企業做好物料堆場的“三防”措施,防止產生揚塵。
機動車污染減排措施
鄭州市要求黨政機關和國有企事業單位公務車停駛30%。鄭州市公安局和城管局將嚴格機動車通行管制,除城市運行保障車輛外,將實行大型貨車、工程渣土車和過境貨運車在四環內限行。低速載貨汽車、農用車、拖拉機、機動三輪車等車輛,將被禁止在市區通行。同時,鄭州市交通委加大公交、地鐵運力保障,加密營運班次,延長營運時間。(記者 劉瑞朝)
在鄭州市環保局連續啟動二級、一級應急減排措施之后,各企業對污染減排進行了嚴格的控制和執行。
昨日上午9時,監測數據顯示,鄭州空氣污染指數突破“300”。
此次應急減排,涉及揚塵污染、燃煤污染、工業污染、機動車污染等方面,同時也明確了具體牽頭負責單位。
據中國之聲《全國新聞聯播》報道,華北大部及黃淮地區今天再度陷入新一輪霾重度污染,各地紛紛啟動應急預案,減少污染物排放。河南省環保廳大氣污染防治處處長邵豐收表示,土石方開挖工程就應該停止開挖,一些企業就要限產,強制減排,污染物減排要達到30%。
所有建筑施工工地全部停工,企業限產停產,未安裝油煙凈化設施的餐飲單位停業,全面停止城市建筑拆遷等大念“停”字訣的措施。
今天,受一股強冷空氣的影響,“消失”三天的鄭州慢慢重回地球,全省空氣質量逐漸好轉。為了趕走霧霾,全省9個省轄市發布重污染天氣預警并啟動應急響應,鄭州第一次啟動重污染天氣二級響應,強制涉氣企業減少15%的污染物排放,管控土石方作業、拆遷工地停工,渣土車停運等“減排大招”全用上。
今天,受一股強冷空氣的影響,“消失”三天的鄭州慢慢重回地球,全省空氣質量逐漸好轉。為了趕走霧霾,全省9個省轄市發布重污染天氣預警并啟動應急響應,鄭州第一次啟動重污染天氣二級響應,強制涉氣企業減少15%的污染物排放,管控土石方作業、拆遷工地停工,渣土車停運等“減排大招”全用上。
8月31日,河南9·3大閱兵空氣質量保障最高級別應急減排措施啟動工作電視電話會議召開,按照要求,我省自8月31日12時至3日24時啟動實施空氣污染最高級別應急減排措施。
河南自8月31日12時至3日24時啟動實施空氣污染最高級別應急減排措施。
8月31日,河南9·3大閱兵空氣質量保障最高級別應急減排措施啟動工作電視電話會議召開,按照要求,我省自8月31日12時至3日24時啟動實施空氣污染最高級別應急減排措施。
有些大型企業為節能減排收買官員,通常一是源于不小的減排壓力,二是為了套取對節能減排的專項財政補貼。希望山西方面能延續這樣的高壓反腐,無論涉事“行賄名單”牽動面有多廣,也要下決心查下去,絕不能讓節能減排問題成尋租黑洞。
4月2日,記者從省環保廳獲悉,今年第一季度,全省重點減排項目進展順利,今年應該建成投入運行的重點減排項目已經完成了八成。2015年,全省應建成投運的重點減排項目共有81個,涉及水泥、發電、畜禽養殖等多個行業。
4月2日,記者從省環保廳獲悉,今年第一季度,全省重點減排項目進展順利,今年應該建成投入運行的重點減排項目已經完成了八成。2015年,全省應建成投運的重點減排項目共有81個,涉及水泥、發電、畜禽養殖等多個行業。
12月23日,技術人員正在中原油田采油二廠濮三聯污水站污水余熱利用項目保溫灌區調配污水量。該項目今冬投入運營后,轄區4000戶居民用上了節能環保清潔熱源取暖,每年減少天然氣消耗400萬立方米,減排二氧化碳3340噸。
據新加坡《聯合早報》15日報道,利馬氣候大會經過加時馬拉松談判,190多個國家于當地時間14日終于達成協議,為2015年應對氣候變化全球協議制定了基本框架。協議草案規定,各國在明年年初遞交本國應對全球變暖的行動計劃,作為2015年巴黎氣候大會簽訂全球協議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