映象網訊(記者 蔣宇飛)上網、刷微博、看電影、打游戲……隨著智能手機普及,手機功能越來越牛,邊走路邊看手機的“低頭族”如雨后春筍般增長。
7月10日上午,映象網記者鄭州市內調查發現,“低頭族”玩手機現象在街頭十分普遍。警方提醒市民,大街上“低頭玩手機”容易引發財產及生命危機,存在安全隱患。
鄭州街頭玩手機現象普遍
雖然生活因智能手機而便利,但不能忘記這種“全然忘我”的行為背后也潛藏了很多意想不到的危險。
在鄭州民航路,一名男子在等紅綠燈過程中正興致盎然地在手機上點點劃劃。當他行到金水路民航路交叉的十字路口時,仍然沒顧及看信號燈,繼續玩手機過馬路。可此時左彎車輛的綠燈信號亮起,大量汽車及電動車立即從他右方如潮涌來,他在車流中不知所措,一臉緊張。
隨后,映象網記者在航海路、中原路、人民南路等人流、車流較多的路段發現,邊走路邊玩手機的人群隨處可見。
中午12點半,在大學路與航海路交叉口,記者蹲點半個小時發現共有20名“低頭族”邊看手機邊過馬路。一名交通協管員稱,這里臨近大型超市人流量特別大,多以年輕人居多,“多數低頭玩手機的都是年輕人,邊玩邊走路十分危險。”
而“低頭玩手機”的現象不僅僅在行人身上體現,甚至還有市民邊騎電動車邊玩手機。在交通路,短短10分鐘內,就有4人邊騎電動車邊玩手機,有的還險些撞上行人。
“低頭族”多以年輕人為主
采訪中發現,邊走路邊玩手機的幾乎都是年齡在18-28歲的年輕人。記者隨機采訪了10位年輕市民,其中有5位市民表示在自己在走路時玩過手機。
學生小李告訴記者,在不知不覺中,對手機產生了依賴。“很多時候都是不由自主的拿出來隨身攜帶的手機,刷微博、發微信、上qq等。多數情況下是無意識的狀態。”
而對于邊騎電動本邊玩手機的市民,又抱有怎樣心態呢?
在鄭州街頭,一位將電動車停靠路邊玩微信的市民阮先生坦言,“我一聽到手機信息提示聲,就忍不住想立即打開來看。但一般都會在等紅燈或在確認行駛安全的情況下才會回復。”
街頭玩手機安全隱患多
鄭州市第八人民醫院國家心理咨詢師楊勇超表示,街頭玩手機現象的產生,主要是因為智能手機作為娛樂工具可獲得性比較強,易得到心理上的滿足,“不像體育運動和其它娛樂方式,手機隨時都可以拿出來,不需要特定的場所和時間,并且可以隨時退出,所以逐漸成為年輕人的一種娛樂需求。”
他提醒,玩手機一方面要張弛有度,另一方面要選擇相對安全的場所,街頭由于車輛多,存在很大的交通隱患,一定要注意交通安全。
記者從鄭州市交警支隊了解到,《道路交通安全法實施條例》中雖沒有明確規定,行人及電動車駕駛人不得有撥打或接聽手持電話、觀看電視、發信息等行為,但道路交通參與者應當保持高度注意力,接打電話、發信息會分散注意力,易發生意外。
“廣義地說,電動車駕駛人邊騎車邊玩手機是妨礙安全駕駛的行為。”鄭州市交警支隊民警說,如果一旦發現這種情況,會按照有關規定進行處罰。
另外,交警還提醒市民,邊走路邊玩手機易引起財產和生命危機,近年來鄭州手機盜搶事件頻發,其中大部分都與在大街上玩手機有關,讓不法分子有機可乘。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