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房屋到處是裂縫,有的已經倒塌。
按規定,煤炭企業采煤,一般要避開三類區域:建筑物下,鐵路下,水體下。處于義煤集團楊村礦區的澠池縣果園鄉楊村村民,當下卻經歷著因為煤礦在村莊下面采煤,給他們的生活帶來的痛苦和煩惱。
采煤致房屋坍塌
5月21日,記者到楊村采訪。一入村,就看到有些房屋墻體開裂,已成危房;有些房屋房頂完全坍塌,只剩下四周的斷壁殘垣;許多房屋不能居住,屋內空無一人。
“從去年到現在,煤礦也沒有與村民簽訂賠償和搬遷協議。實在讓群眾接受不了。”一位姓王的村民用手指著墻體開裂、倒塌的房屋,氣憤地對記者說。
4組村民張富鎖告訴記者,他家5口人,有7間房,房屋早就不能住了。“去年年底,俺家房屋的前后山墻出現裂縫,院內地面也裂了。住在這樣的房子里,非常擔驚受怕。在危房中熬過春節后,今年3月就出來租房住了。”
5組村民董萬群說:“俺家6口人,住房也是7間。今年4月,俺家房屋也出現裂縫,其中3間圍墻倒塌。”
董萬群說,他的哥哥董萬泉5月5日在屋里吃早飯,突然覺得像地震一樣左右晃動,屋頂發出噼啪聲響,一家人趕緊從屋里跑出來,隨后房屋就塌了。家具、碗筷都砸進去了,幸好人沒有事兒。
搬遷安置進展緩慢
村干部告訴記者,楊村共有9個村民組、近1500口人。從2012年11月至今,村民房屋相繼倒塌約50間,出現裂縫不能住人的有100多間,涉及4組、5組、6組,近40戶群眾。
群眾現在面臨的實際問題是:一、盡管礦方對涉及農戶的房屋進行了丈量、登記,但具體補償標準至今未定,群眾不知道到底會補多少?有顧慮,應該抓緊把賬算清,把補償搬遷協議簽了。二、雖然群眾現有房屋是舊的,但能夠居住。如果按舊房進行評估、補償,群眾拿這個錢再蓋新房肯定不夠。比如,一戶房屋被評估五六萬元,而搬遷安置再蓋新房就要十幾萬元。三、村里有些養殖大戶房屋倒塌,煤礦讓他們去外面租房,可他們的牛羊沒處安置。
“在果園鄉,因為煤礦采煤搬遷,楊村不是第一個。此前有七八個村搬遷。2006年這些村就說搬,實際上到2009年才正式搬,到2011年上半年才在新址蓋房。目前只有5個村房屋基本蓋起。快一點的今年七八月份可以入住,慢一點的要等到年底。”果園鄉政府一位工作人員說。
“搬遷要經過評估、賠償、選址、征地、規劃、建房等許多程序,此前許多村的搬遷安置進度還是有點緩慢。雖說在新址新房蓋好前,群眾租房,煤礦按標準支付房租,但租房畢竟是臨時性措施。讓群眾在外面租房租到何年?從根本上解決問題,還是應該加快搬遷安置進程,讓搬遷群眾盡快有新房住,不能一拖很多年。”
鄉政府表示要加快搬遷
發稿前,記者聯系到果園鄉政府有關負責人,他告訴記者,2012年7月,礦方提出對楊村村莊部分實施異地搬遷安置意向,鄉政府即將此上報縣政府,并得到縣政府的批復。同時,鄉里專門成立楊村壓煤搬遷安置工作隊,負責協調做好群眾工作,協助礦方做好搬遷安置。
目前,礦方已對開采范圍內涉及的農戶房屋丈量、登記;搬遷新址已經基本確定,征地報批、規劃控規等相關手續正在進行。通過鄉村干部努力,已與礦方基本達成共識,對楊村小橋以東至果園公路兩側所涉及的338戶948口人,分批搬遷安置。第一批涉及104戶329口人。對已成危房的36戶,過渡期由礦方按照標準對戶支付房租,通過租房臨時安置。29戶已搬出危險區域,剩余7戶正在搬遷。
下一步,鄉黨委鄉政府將加強與礦方的溝通協調,協助礦方盡快辦理相關手續,盡早對采煤區內的群眾實施搬遷安置。
(文/圖 記者 韓春光)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