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日晚鄭州又降瑞雪記者 平偉 圖
道路很滑,不少小學生選擇了走路去上學。 記者 白周峰 圖
今年冬至(12月21日)以后,盡管氣象臺發布的鄭州最低氣溫一直徘徊在-5℃左右,盡管23日全國出現歷史最低氣溫的19個省會城市中沒有鄭州,但這些天,鄭州市民感到比往年冷了許多:手離不了手套,走在大街上,臉有刀割的感覺,這是為什么呢?
冬至后,省會最冷-7℃
氣象數據顯示,冬至后,鄭州雖然比冬至前冷了許多,但最冷氣溫一直徘徊在-5℃上下。
23日,國內有19個省會城市出現了歷史低溫天氣,而鄭州當天的氣溫為-6℃,寒冷程度排不上號。
12月26日這天,鄭州真的冷了,最低氣溫達到-7℃。
每年12月20日多為極寒拐點
氣象資料還顯示,每年的12月20日以后,鄭州基本上都開始明顯變冷,這一天也就成了鄭州極寒的轉折點。
1951年至今的鄭州氣象資料顯示,每年的12月1日至20日,鄭州的最低氣溫一般為-8℃上下,但到了12月20日以后,開始明顯變冷,多數時候,鄭州最冷的氣溫在-15℃至-10℃之間,其中1954年的12月26日,鄭州達-17℃。
鄭州“史上最冷”氣溫-19.7℃
在不少鄭州市民看來,-19.7℃這樣的天氣,只出現在東北等地區,其實這個低溫也在鄭州出現過。
鄭州市地方志編撰委員會編的《鄭州市志》資料顯示,1971年的12月27日,鄭州出現了極端最低氣溫-19.7℃。近幾十年來,鄭州低于-15℃的低溫天氣還多次出現,比如1955年、1990年等年份也出現過-17℃左右的極端低溫天氣。
來自氣象部門的資料顯示,新中國成立后,鄭州天氣正常年份占74%至81%,比較寒冷的年份占11%至17%,天氣暖和的年份占6%至12%。
今冬為啥覺得那么冷
冬至后,鄭州的最低溫不是很低,但民眾為何還感到很冷?
科學實驗表明,夏季,人們感到最舒適的氣溫是19℃至24℃,冬季則為17℃至22℃。若低于0℃,就感到嚴寒。
河南省氣候中心剛剛發布的數據顯示,今年11月河南平均舒適日數只有0.4天,有氣象記錄以來的50年時間里,這個數據僅次于1996年和1967年,也就是說,因為天氣逐漸寒冷,幾乎整個月都感到不舒適,因此,在寒冷了近兩個月后,民眾的耐寒度也達到了上限,因此總感到天寒地凍,總感到冷得受不了。
多吃蔬菜、多喝羊湯防寒
氣象和衛生專家提醒說,冬季氣溫過低,人體為了保持一定的熱量,必須增加體內糖、脂肪和蛋白質等物質的分解。專家建議,在多吃蔬菜的基礎上,應適當增加瘦肉類、魚類、蛋類等食品。有條件的還可多吃甲魚、羊肉、桂圓、荔枝、胡桃肉等食品,這些食品富含脂肪、蛋白質、碳水化合物及鈣、磷、鐵等多種營養成分,不僅能補充因寒冷而過度消耗的熱量,還能益氣養血,對身體虛弱者尤為適宜。(記者 施書芳)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