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不卡一二,欧美日韩成人网,精品免费国产视频,成人午夜视频免费在线观看,欧美乱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公侵犯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中文字幕,av中文字幕剧情

 新聞頻道 > 深度 > 正文

外貿數據超預期 難改全年波動大格局

2014-02-14 09:27 來源:上海證券報

  海關總署12日公布的數據顯示,今年1月份,中國進出口總值3824億美元,增長10.3%。其中,出口2071.3億美元,增長10.6%;進口1752.7億美元,增長10%。分析人士指出,由于統計局1月與2月的宏觀數據將合并發布,目前處于宏觀數據真空階段。當前外貿這一宏觀指標開局良好,將在一定程度上提振市場對經濟預判的信心。

  外部復蘇推動貿易增長

  由于去年1月進、出口增速基數高達25%和28%,會在一定程度上拉低今年的外貿增速。加之對內外經濟形勢不樂觀的判斷,此前不少機構對外貿增長的預期僅為小幅微增。

  此次海關公布的數據則明顯高于預期,無論整體增幅還是我國與主要貿易伙伴的貿易形勢均顯樂觀。

  “盡管去年出口數據基數高,中國1月份的出口仍錄得10.6%的增長,大幅超出市場預期。”澳新銀行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師劉利剛對記者說。

  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的分析認為,1月份出口增幅超預期是由于今年春節法定假期從1月31日開始,主要放假時間集中在2月份,對1月份的影響相對較小。對于企業而言,有可能為了避免春節假期對生產的影響,在1月中上旬開足生產線全負荷趕訂單、搶生產,保證了1月份整體的出口同比增長。

  與此同時,我國對主要貿易伙伴的出口增勢良好。據統計,1月份,中歐雙邊貿易總值3411.9億元,增長14.6%;中美雙邊貿易總值為2992.3億元,增長8.8%;我與東盟雙邊貿易總值為2590.6億元,增長11.3%;中日雙邊貿易總值為1700.5億元,增長7.8%。

  進口方面,增長也高于市場預期,這反映出農歷新年前進口貨物的提前安排。劉利剛指出,與過往的季節性模式一致,中國港口的鐵礦石存貨在過去幾周明顯攀升。一方面,鐵礦石進口同比增加33%,達到8680萬噸的歷史新高,另一方面,經濟活動的疲弱也使得存貨上升。

  虛假貿易可能再次出現

  對于下一步的外貿形勢,機構普遍認為,由于外部環境好轉,2月份外貿將維持平穩增長狀態,但隱憂尚存。

  交行金研中心指出,從外部需求層面看,歐美經濟復蘇勢頭沒有改變,歐盟28國經濟景氣指數連續10個月上漲至104.7,1月份消費者信心指數為34個月來最高值7.3,歐元區主要國家經濟指標上揚,德國綜合PMI創31個月新高達到55.9,法國綜合PMI也高于市場預測。美國經濟增長仍有繼續回暖跡象,失業率持續下降,隨著極端天氣影響的消除,經濟增長動力將回升,出口美國有望反彈走高。

  “雖然新興國家經濟的脆弱性隱藏危機風險,對國際市場需求的影響具有不確定性。但總體上看,全球貿易往來趨于活躍的趨勢將不會改變,對中國的出口需求依然保持強勁,出口增速有望保持平穩增長態勢。”交行金研中心指出。

  對未來外貿形勢有所擔憂的聲音也依然存在。劉利剛認為虛假出口貿易有可能再次出現,“我們也發現中國內地和香港之間的往返貿易從2013年第四季度以來開始再次增加,反映出貿易商希望能從境內的高存款利率和人民幣的升值中套利。”

  野村證券也認為,外部資本流入在一定程度上促成了1月強勁的出口增長數據。由于春節在1月底,此前市場對流動性一直有較強需求,而內地流動性持續緊張,所以資本流入可能大有市場。

  申銀萬國首席宏觀分析師李慧勇則表示,前期制造業PMI新出口訂單指數的表現并不是很好,這和1月出口數據有打架的現象,因此應該結合1月和2月的貿易數據綜合判斷是否有持續的超預期情況出現。(記者 秦菲菲)

  元月高增長不改全年外貿波動大格局

  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研究員 梅新育

  在去年底展望今年中國經濟前景的時候,幾乎所有的論者都不怎么看好進出口,但剛剛公布的2014年1月外貿數據超出了大多數市場參與者們的預期:進出口總值2.34萬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7.3%;其中出口1.27萬億元,增長7.6%;進口1.07萬億元,增長7%;貿易順差1948.5億元,擴大11%。按美元計價,1月進出口總值3824億,增長10.3%;其中出口2071.3億美元,增長10.6%;進口1752.7億美元,增長10%;貿易順差318.6億美元,擴大了14%。

  更難得的是,今年1月外貿的高增長并不是建立在去年低增長乃至負增長的基數之上,而是建立在去年同期同樣高增長的基數之上的。因此,今年1月我國外貿增長之迅速、之強勁,就愈加顯得突出了。

  去年1月,我國進出口總值2.17萬億元(折合3455.9億美元),扣除匯率因素(下同)同比增長26.7%。其中出口1.18萬億元(折合1873.7億美元),增長25%;進口0.99萬億元人民幣(折合1582.2億美元),增長28.8%;貿易順差1832.1億元人民幣(折合291.5億美元),擴大7.7%。經季節調整法剔除春節因素影響后,去年1月進出口總值同比增長8.1%,其中出口增長12.4%,進口增長3.4%。

  與此同時,我國外貿貿易方式也在趨向改善,一般貿易比重增加,加工貿易比重則在減少。1月,我國一般貿易進出口13502.3億元,增長18.4%,占我外貿總值的57.7%,較去年同期提升了5.4個百分點;加工貿易進出口6985.7億元,下降了2.7%,占我外貿總值的29.9%。

  今年1月我國外貿進出口之所以雙雙會出現這種較快增長的局面,筆者分析,在出口方面,主要有以下幾個推動因素:

  ——主要發達經濟體市場經濟復蘇趨向穩固,進口需求反彈比較強勁,導致我國對其出口和整個貿易都出現了較大增長。如1月中歐雙邊貿易總值3411.9億元,增長14.6%;中美雙邊貿易總值為2992.3億元,增長8.8%。同時,日本經濟走勢也還不錯。

  ——對日貿易在受政治影響而一度下跌之后開始反彈。2013年中日貿易總額3125.5億美元,同比下降了5.1%;其中,中國對日本出口1502.8億美元,同比下降了0.9%;中國自日本進口1622.8億美元,同比下降8.7%。今年1月,中日雙邊貿易總值為1700.5億元,增長7.8%,高于同期進出口總值增幅,反彈趨勢非常顯著。

  ——危機淘汰了競爭對手效應。由于我國宏觀經濟的穩定性優于大多數競爭對手,在經濟、金融危機中,許多競爭對手被淘汰,而我們的產業堅守了下來,這就是危機淘汰競爭對手效應。在去年以來的新興市場經濟體的震蕩中,這種效應在傳統勞動密集型產品出口上顯露得特別突出,這使我國的出口額增幅幾乎全部高于出口總額增幅:

  今年1月,我國服裝出口1105.6億元,增長13.4%;紡織品644.4億元,增長11.7%;鞋類391.4億元,增長13.7%;家具346億元,增長1.5%;塑料制品227.3億元,增長27.6%;箱包175.8億元,增長7%;玩具61.8億元,增長16.6%;上述7大類勞動密集型產品合計出口2952.3億元,增長12.2%,占出口總值的23.3%。

  在進口方面,機電產品進口額是減少的,1月機電產品進口4130.1億元,下降了3.2%;初級產品進口則呈現進口均價顯著下跌、進口數量持續更大幅度增長的格局,進而帶動了整個進口額的增長。我國進口鐵礦砂8683.5萬噸,增加33%,進口均價為每噸799.8元,上漲0.2%;煤3590.9萬噸,增加17.5%,進口均價為每噸507.2元,下跌13.1%;原油2815.5萬噸,增加11.9%,進口均價為每噸4870.2元,下跌2.6%;大豆591.4萬噸,增加23.7%,進口均價為每噸3475.3元,下跌12.5%……

  初級產品進口之所以持續增長,是因為我國國內資源稟賦相對較差,從農、牧、林、漁業資源到礦產資源,許多資源的本土供需缺口無法彌補日益增長的需求,更有許多初級產品資源數量雖不少,但品位不高,開采難度大,成本高;或是遠離消費市場,運輸成本太高。

  因此,在全球化初級產品市場上,只有在初級產品牛市期間,國內這些產業才具備商業開采價值而能較多生產;一旦初級產品步入熊市周期,國內生產就會大量被廉價低成本進口資源替代,以至于在我國投資降溫、經濟減速之際,這類初級產品進口仍然持續快速增長。甚至連我國儲量極為豐富的煤炭,近年進口量也急劇增長,短短幾年內就從煤炭凈出口轉為凈進口,去年凈進口已達3.2億噸,比2012年增加了4000萬噸左右。

  當然,就總體而言,我國初級產品進口增長是好事,但其短期內的副作用也不可忽視,最大副作用就是對國內同類產業的“價格破壞”壓力,山西、陜西、內蒙、寧夏、新疆、東北等農礦資源產地的經濟無疑會受到較大的沖擊,同時我國對初級產品生產大國的出口也會蒙受一定的損失。如果政府調整棉花貿易與價格政策,預計我國棉花進口也會顯著增長。面對這種情況,西北某些資源產地政府與民眾如果不能盡快、徹底擺脫資源民粹主義思潮,未來數年經濟前景實在不容樂觀。

  而我們還需正視的是,我國1月的貿易數據雖然好于預期,但1月的走勢到底不能代表全年。當下的國際經濟格局注定了今明兩年我國外貿穩定、發展的壓力仍然較大,波動也較大,且壓力與波動主要源于新興市場經濟體貿易伙伴。由于新興市場占我國外貿無論是出口還是進口都接近一半,這種風險壓力萬不可低估。

責編:李婭
0
我要評論
用戶名 注冊新用戶
密碼 忘記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