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員干部一旦走上了重要領導崗位,容易陷入社會聯系和人際交往的圍城,掌握的情況是二手的,看到的信息是過濾的,甚至連到基層調研也可能被提前人為設計,想聽到真話、看到實情并不容易,尤其是關于自己的。如果不能做到“兼聽”,想不偽飾、不膨脹,長期保持清醒頭腦很難。官員升任重要崗位后“想聽真話不易”成為一種現象。(12月20日《中國紀檢監察報》)
據《廉政瞭望》報道,“上海首虎”艾寶俊落馬前大醉,主動敬酒,甚至連一些級別很低的官員也挨個去敬。就是這個看似不起眼的細節,現在看來別有“深意”。走上重要領導崗位的黨員干部,從什么時候開始,連敬酒都分級別了?其實,這只是領導干部脫離基層的一個縮影。近日,人民網一篇“干事創業,拿出‘短帽輕衫汗透衣’的勁頭!”的評論文章,再次將我們的記憶拉回2005年,時任中共浙江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習近平到烏鎮調研,短帽輕衫,熱汗透衣。兩相對比,感慨良多,如何才能聽到真話看到實情,筆者認為,“汗透衣勁頭”不能丟。
何為“汗透衣勁頭”,“三嚴三實”中的“三實”道出了實情,即謀事要實、創業要實、做人要實。一個“實”字,難倒了一些不實的領導干部,遲滯了中國的發展大計。真話和實情都在基層擺著,想不想聽、想不想看,在領導干部一念之間,能不能聽到、能不能看到,在基層干部群眾的“取舍”之間,兩者是相互倚重的。
“汗透衣勁頭”是領導干部一生的堅持。“汗透衣勁頭”不是久不到基層的氣踹噓噓、汗流浹背,而是一種長期的堅持、堅守,是領導干部心中有民、執政為民的樸實情懷。習近平總書記6年5次訪烏鎮,高瞻遠矚,嘔心瀝血,精心為千年古鎮設計發展之路,讓世人“驚艷”。如果沒有扎實的基層調研探索作后盾,如果沒有黨群干群一條心,如果沒有對“汗透衣勁頭”的堅持,很難想象烏鎮會有今天的成就。“汗透衣勁頭” 是一種務實的作風,當有一股狠勁、干勁與闖勁,當成為領導干部一生的堅守。
“汗透衣勁頭”是聯系基層的紐帶。誠然,中國經過幾十年的發展,已經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但“四個全面”提出的任務還很重,容不得領導干部有絲毫懈怠和自滿。我國還處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現階段所面臨的主要矛盾,依然是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矛盾在基層,如果領導干部不走出辦公室,來到田間地頭、工廠學校等基層,是難以直觀感受矛盾,進而對癥下藥直至消解矛盾的。因而,群眾路線不能丟,“汗透衣勁頭” 要切實用到走基層上,成為聯系基層的紐帶。
“汗透衣勁頭”是一種示范與傳承。一地的領導干部常常“汗透衣”,看到的不只是群眾,還有其他黨員干部。下級在領導干部面前是說官話套話還是真話實話,全看領導干部的表率。如果領導干部喜歡聽“假大空”的政績,那下級自然會跟風注水,如果領導干部喜歡走過場、講排場,看到的必然是被提前人為設計的假象。“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領導干部要帶好一地的黨風政風,“汗透衣勁頭”是最直觀的示范。
隨著職位的升遷,確有一些黨員干部,走上重要領導崗位后,因頭腦不清醒,丟掉了實事求是的法寶,丟掉了“汗透衣勁頭”,但亡羊補牢為時未晚,領導干部當有勇氣重拾“汗透衣勁頭”,為中國夢的早日實現揮灑汗水和熱血。(薛無虞)
黨的十八大報告指出“要抓好黨性教育這個核心,弘揚黨的優良傳統和作風,教育引導黨員、干部牢固樹立正確的世界觀、權力觀、事業觀,堅定政治立場,明辨大是大非”①。黨性教育是用黨的性質、綱領、宗旨、作風、紀律等對黨員思想和行為進行規范的過程。當前,我國經濟、社會、政治發展正進入新常態,黨領導著人民進行“兩個百年目標”和“中國夢”的偉大實踐,進一步強化黨性教育顯得尤為重要且緊迫。
對廣大基層干部尤其是縣區委書記而言,焦裕祿同志是一面永遠的鏡子。中央黨校縣委書記第二期培訓班不久前組織學員前往河南蘭考,重溫焦裕祿同志事跡,踐行“三嚴三實”要求,讓我們受益頗多。
近年來,遂平縣檢察院認真做好“三嚴三實”專題教育活動工作,深入推進黨的思想政治建設和作風建設,以“四個堅持”為有力措施,全面加強檢察隊伍建設,推進檢察工作。
持續開展“嚴守紀律,嚴明規矩”和黨員干部作風突出問題專項整治工作,圍繞突出問題,采取查究結合等方法,加強制度建設和作風建設。
要學好讀懂用實黨章,真正做到“走心”,防止重讀黨章形式化、表面化和庸俗化。在引導黨員重讀黨章、喚醒黨章意識過程中,應當邁好“三大步”。
感恩是一種美德,是一種品格,是一種境界,對黨員干部而言,只有懷揣對黨組織的感恩心,以赤子之心,踐行“三嚴三實”,才是黨員忠誠黨性的彰顯。
中央出臺八項規定,及各項專題教育的開展,“衙門”印跡及官僚主義作風確實得到很大改善,門難進、臉難看、話難聽、事難辦的現象也得到一定改觀。
今年是“十三五”開局之年,開局重在開頭,開頭重在起步。如何開好頭、起好步,黨員領導干部就是要以“嚴”的作風,干“實”的業績。
學習黨章、學習系列講話,其目的都是為了筑牢共產黨員的思想基石,黨員只有將黨的理念、黨的精神內化于心,才能將為黨的事業而奮斗外化于行。
開展“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基礎在學,關鍵在持續不斷、全面深入用“三融合”踐行“兩學一做”教育,確保一切工作在正確的軌道上運行。
作為組工干部而言,講黨性、重品行、作表率須用“勤于學習、善于思考、敢于創新、勇于爭先、甘于清苦、樂于奉獻”二十四字樹立看齊意識。
作為組工干部而言,講黨性、重品行、作表率須用“勤于學習、善于思考、敢于創新、勇于爭先、甘于清苦、樂于奉獻”二十四字樹立看齊意識。
歲末年初,各單位黨支部都要召開民主生活會,要求黨員領導干部在會上廣泛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通過開誠布公地互相查找問題,“紅紅臉、出出汗”,從而達到整改提高的目的。只有讓民主生活會常開、常動真格,“聞過則喜”才會成為大家的習慣,批評和自我批評這個武器才能越用越靈。
要堅持從嚴從實、敬終如始抓好專題教育,不斷鞏固深化專題教育成果,融入日常學習教育,推動領導干部踐行“三嚴三實”常態化、長效化。讓紀律和規矩真正成為帶電的高壓線、嚴實的“防護欄”,使干部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促進“三嚴三實”落地生根、蔚然成風。
不論“三嚴”還是“三實”,其推行的基礎都是以人的存在為前提,黨的根基在人民、血脈在人民、力量在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