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08月22日19:06 來源:映象網
河南文物考古研究院副院長、研究員魏興濤
映象網訊(記者 秦雯 文/圖)8月22日,第一屆中國考古·鄭州論壇于鄭州召開。論壇上,13位學者依次介紹了他們在新石器考古重要的最新發現,與會專家在聽取講解后將會進行現場點評及探討。來自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的魏興濤,為大家介紹了舞陽張王莊和西平謝老莊的遺址發掘,這兩處遺址材料均是首次進行公開。
張王莊遺址為仰韶時期文化格局形成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線索
舞陽張王莊遺址是在2015、2016年獲得國家文物局批準和支持的“河南舞陽賈湖及周邊相關遺址考古勘探與發掘”項目中,由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發掘的,僅2年時間,就合計發掘了約1200平方米。
據魏興濤介紹:該遺址兩年度發掘共發現仰韶文化房址36座、灰坑(窖穴)323座。房址有兩種形式:一種為柱列式,另一種為半地穴式。柱列式者由粗大柱洞排列呈約長方形,面積20平方米左右,結構完整清晰,有的有門棚,很可能屬干欄式建筑。半地穴式者多橢圓形、瓢形,罕見長方形。其中2015年主要發掘區(偏南近遺址中部)至少兩排房址,門向一致大都朝向東南,弧凸的門道多有臺階,房內往往有四個粗大柱洞。2016年主要發掘區(偏北)半地穴式房址門向則多朝西個別朝北,也至少兩排,似更多呈兩兩一組。兩區域之間有面積明顯較大的“大房子”,“大房子”兩座,二者間還存在打破關系,先為室內呈橢圓形帶凸出門道的“瓢形”房址,后為周邊有規矩柱洞的長方形房址。
在2016年發掘區的北部不見房址卻有密集的灰坑,應是與其南房址區有別的倉儲區。從而表明該仰韶文化聚落有不同的分區及布局,在聚落以西以北則有河道環繞?;铱佑械纳跻幷?,有下部再下挖的“子母坑”, 兩座灰坑甚深,深達約4米,或為水井,如是窖穴則為標準的“倉窖”,不少灰坑或房址內填充紅燒土塊,似為有意為之。在遺址北的河道上,發現有呈圓形、橢圓形淺坑狀遺跡,并有連通的溝槽、水堵等設施,據測定水稻硅酸體含量甚高,應屬稻田遺跡。出土器物有陶器、石器、骨器、玉器等。陶器大都為殘片,以扁柱狀足跟帶小按窩的鼎、旋紋罐、盆、缽、雙耳壺(罐)等為典型器形。少量石器、骨器,另有保存完整的1件玉璜等。
魏興濤說:“張王莊遺址發掘的意義主要在于:第一,據出土陶器特點可知這批遺存屬于仰韶文化早期,發現的房址、灰坑(窖穴)特征明顯,聚落布局較清晰,是與半坡、姜寨大約同時而布局有別的新的仰韶文化聚落考古材料;第二,張王莊遺址是除賈湖遺址外豫中南部舞陽一帶發掘的另一處重要的新石器時代遺址,為賈湖一類遺存去向、仰韶時期文化格局形成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線索;第三,發掘中進行了多種類、廣泛取樣,以開展多學科研究。如幾乎全部取土樣兩層篩選后再進行水選,據觀察發現有黍、稻、橡子等植物籽實;第四,這里的稻田是中原或者北方地區的首次發現,對于探討黃淮旱稻混作區稻田的形態結構等具有重要價值?!?/p>
謝老莊遺址發現世界最早水井? 考古專家聲音不同
西平謝老莊遺址緊挨著漯河,環境和賈湖和張王莊差不多,屬于老王坡滯洪區邊緣,西邊距賈湖大約50公里,2017年試掘了200平方。值得注意的是,目前發掘的50個灰坑,是比較深的水井。目前該遺址還出土了圓斧壺、骨針、罐子。在年代方面,分期年代判斷應該是8500年接近9000年的。魏興濤表示,由于目前謝老莊遺址挖掘時間尚短,正式的研究工作還沒有開始,所以對于該遺址只能進行簡單介紹。
但魏興濤同時又說:“謝老莊遺址發現了目前所見世界上最早的水井,以前教科書上說到的都是河姆渡的水井,河南的就是龍山的那個井,而這個應該是現在世界上最早的水井。挖掘水井定居聚落當具有重要意義。這更豐富了賈湖一類遺存的文化內涵,與賈湖一起進一步凸現了豫中南部在裴里崗文化時期的文化發展成就或者說高度!”
而針對水井一說法,與會專家提出了不同的意見。中國科技大學科技史與科技考古系教授張居中老師在之后的探討中表示:“我個人認為西老莊遺址這個不是水井,大崗村那個才是水井。因為大崗村那里有三個時期的水位,豐水位、枯水位和洪水位,而謝老莊這個應該是深窖,不是水井?!贬槍埦又刑岢龅倪@一說法,魏興濤回應:“說水井,也只是一種提法,但是也找一些證據,這個可以回頭進行討論?!?/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