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員突擊隊的隊員們在義務勞動
映象網訊(記者 駱瓊 實習生 王藝楓 文/圖)11月26日,映象網記者隨“革命老區行”采訪團來到新密市平陌村。2005年以來,平陌村立足山區特色和資源優勢,發展村級集體經濟,不僅發展了本村經濟,還帶動了鄰近貧困村香山村的建設。
“領導班子是集體之首,我們一直要求黨員干部先學習,提高自身素質,帶動群眾致富。很多地方發展經濟都是采取以點帶面的方式,我們是整村推進,以集體化帶動私有制。”村支部書記韓長有在2005年上任之初,就確定了“壯大集體經濟,實現共同富裕”的發展道路。
韓長有把發展集體經濟的第一把火“燒”在村辦煤礦上,使處于停產狀態的煤礦重新復工。2010年又依托資源優勢,帶領群眾建成耐火材料廠,解決本村和鄰近村230人穩定就業,每年增加集體收入200余萬元。
靠發展集體經濟走上致富道路的平陌村,還幫助鄰近貧困村香山村脫貧致富。在幫助香山村建立的平陌鎮香山社區洧源小區內,平陌村的黨員突擊隊隊員們在義務鋪路。
“農村發展需要大量建橋修路,如果全部請外面的工人來干,會是很大一筆開支。我們黨員突擊隊每天義務搞建設,就是為了在減輕群眾負擔的同時,建設好咱自己的家鄉!”
“起初媳婦兒還埋怨我辭掉工作干這個,后來看到村里的建設一天天變好,現在她也是一名突擊隊隊員了!”37歲的突擊隊隊長韓燕飛以前是煤礦上的一名電工,2009年他辭掉了收入不錯的工作,加入平陌村黨員突擊隊,幫助村里建過橋、鋪過路。
目前,平陌村黨員突擊隊已有隊員76人,帶領建成政通橋,打通了香山村與外界的交通瓶頸,并幫助172戶香山村村民搬進新型社區。
脫貧攻堅工作,需要干群通過務實工作,真正把經濟建設發展好,把產業發展好,才會如期實現脫貧致富的目標,在整個過程中容不得半點水分。
虞城縣高中駐鎮里堌鄉常洼村工作隊為使全村群眾盡快脫貧致富,與村“兩委”班子依托蘋果種植優勢,通過提高精品蘋果產出率和蘋果品質的辦法,走好產業幫扶“三步棋”進行產業幫扶,助力農民脫貧。
任何一個村的脫貧致富都是一套系統性的工程,第一書記作為這個系統工程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不能不給力,也不能亂給力,必須立足實際、實事求是,與時俱進、開拓創新。
11月25日,太康縣馬頭鎮賈莊行政村村民賈瑞聽在該村村室里用電腦聚精會神的查找致富信息,這得益于中國人民銀行周口市中心支行住太康縣馬頭鎮賈莊行政村扶貧工作隊為該村建立的“信息文化中心”。
1月28日下午,濮陽縣法院院長張勇及院領導班子帶領部分干警在春節前夕,開展“一幫一”向下崗困難職工送溫暖活動,走進縣糧局面粉公司、縣工信局鑄造廠等七家企業,向十余戶被幫扶下崗困難職工家庭進行慰問。
在文化富民上出真招,探索脫貧致富新路徑。貧困地區群眾脫貧致富,根本要靠發展產業、實現就業。
近年來,虞城縣形成了以糧食、牛奶、禽業、花卉、速凍食品等加工為主的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其中國家級龍頭企業1家、省級龍頭企業9家、市級龍頭企業31家,這些龍頭企業基礎好、發展潛力足,分布在各鄉鎮,且勞動密集型企業多,便于拉動貧困戶就業。
8月18日,國家旅游局和國務院扶貧辦在河北省張家口市共同召開第二屆全國鄉村旅游與旅游扶貧工作推進大會,離去年在安徽省黃山市休寧縣瑯斯狀元村召開的首屆全國鄉村旅游提升與旅游扶貧工作推進會議正好過去了1年。
1月19日,寒風凜冽,輝縣倉房移民村的塑料大棚內溫暖如春。一蓬蓬盛開的香菇沐浴著從薄膜透過的冬陽,散發出陣陣清香。移民黃國慶忙著采摘香菇,妻子在給收購香菇的商戶稱重。“現在每天收入四五百元,前一段時間頭茬菇每天收入一千多元。”黃國慶告訴河南日報農村版記者,他今年承包了2個香菇棚,純利潤能達6萬多元。
秋收過后,扶溝縣大新鎮百黨崗村培育的油牡丹幼苗茁壯成長。
為扎實做好焦莊鄉高廟村精準脫貧工作,焦莊鄉黨委、政府采取“雙模式”發展產業,帶領群眾脫貧致富。
時下,風吹葉飄落。而在西峽丹水鎮袁莊村蔬菜大棚基地,棚內生機盎然,番茄盈枝,西芹青翠,青辣彎腰……它們在這反季節里卻快樂地風長。
在“百企幫百村”精準扶貧簽約儀式上,梁園區統戰部門組織11家非公企業分別與11個貧困村簽訂了具體的幫扶結對協議。細化分工,狠抓落實,充分發揮各主體作用和優勢,及時掌握幫扶進度和企業的投入情況、扶貧手段和扶貧效果,共同協調解決幫扶中實際存在的問題。
8月22日,周口市委常委、縣委書記朱良才先后深入到楊湖口、賈灘等鄉鎮,就脫貧攻堅、磚瓦窯爐拆改等當前重點工作開展情況進行實地調研。
為使精準扶貧工作落到實處,貧困人群真正脫貧致富,汝州市溫泉鎮黨委政府高度重視,立足該鎮實際,采取有效措施,扎實推進全鎮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