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11月30日,記者從省人社廳獲悉,省人社廳聯合省教育廳下發《關于下放職稱評審權限推進高校全面開展自主評審有關問題的通知》,這意味著高校自主評審在我省正式全面推開。
11月30日,記者從省人社廳獲悉,省人社廳聯合省教育廳下發《關于下放職稱評審權限推進高校全面開展自主評審有關問題的通知》,這意味著高校自主評審在我省正式全面推開。
按照我省高校職稱改革的要求,高校結合學校實際,自主制定評價標準、自主組織評審、自主發文辦證、自主考核聘任,實現用人單位人才評價和使用的有機結合。政府部門不再組織評審、不再審批評審結果、不再制發任職文件、不再辦理資格證書,改為事中監督、事后備案管理。
按照聯合下發的《通知》要求,從2017年起,向全省普通本科高等學校、獨立學院、高等專科學校、高等職業院校和成人高等學校下放高校教師、實驗技術等主輔系列高、中、初級職稱評審權限。同時也包含省轄市以上黨校、行政學院、干部學院、社會主義學院以及參照高校教師進行職稱評審的單位。
特別指出的是,外省、中央駐豫單位專業技術人員到我省自主評審單位工作,由轉入單位按照上述規定自主評聘。專業技術人員跨省流動,按照轉入地相關規定執行。
評價標準強調“師德”的分量。堅持把師德放在教師職稱評價的首位,對師德失范實行“零容忍”,對弄虛作假、學術不端實行“一票否決”。
同時,推行“代表性成果”評價機制和代表作匿名外審制度,重點考查成果質量,淡化論文數量要求,鼓勵專業技術人員潛心研究,遏制學術浮躁和急功近利等短期行為。
另外,評審工作要向長期在教學、科研一線的專業技術人員傾斜;對業績貢獻特別突出的中青年優秀人才和引進的高層次人才、急需緊缺人才,可破格或越級申報評審。政府部門不再組織高校公共基礎課教師考核認定副教授、海外高層次留學回國到高校工作人員考核認定工作以及高校業績特別突出人員職稱評聘“綠色通道”備案工作,由高校按照有關政策自主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