映象網快訊(記者 王芳菲 文/圖)10月12日,“長征路上奔小康”河南網絡媒體走轉改采訪團繼續采訪行程。
今天,記者們來到了洛陽嵩縣車村鎮。車窗外,山巒連綿起伏,云霧在山頭間流轉,正值深秋時節,山上氣溫驟降,紅葉層林盡染,村中小河靜靜流淌,秋雨點點。
車村鎮龍王村木札嶺立著一座“紅軍長征紀念碑”
紅二十五軍長征時曾利用木札嶺的有利地形
龍王村位于嵩縣車村鎮東部,地處“三市”、“四縣”交接處。耕地950畝,森林覆蓋率高達98%。這里夏季平均氣溫26°C,氣候十分涼爽。青山綠水、藍天白云、空氣清新、景色迷人。
在車村鎮龍王村木札嶺立著一座“紅軍長征紀念碑”,可能很多人不知道,這個原始生態旅游區不僅有原生態的山水,更有著深厚的紅色底蘊。
1934年11月16日,中國工農紅二十五軍軍長程子華,政委吳煥先率部2980余人途經龍王村木札嶺,殲敵追兵100余人。一位名叫黃海軍的老師告訴記者,1934年初冬,紅二十五軍一部分兵力在木扎嶺伏擊緊隨的國民黨軍劉桂堂部。時值寒冬,紅軍戰士個個衣衫單薄。在木扎嶺山腳下,國民黨軍向和尚能勤和農民李老大打聽紅軍的去向,聽到二人回說紅軍頭天后晌已過,便毫無戒備追上去,被伏擊的紅軍打得猝不及防,倉皇撤退。敵人惱羞成怒,將指路的二人當作“紅軍探子”槍斃。這是紅軍進入伏牛山區后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與國民黨軍交火。
紅軍隊伍在途徑村莊時不拿群眾一針一線,他們沿途宣傳革命道理,在當地留下了紅色革命精神的豐碑。據說,至今木札嶺上,還有不少當年挖的作戰掩體,村民們還常撿到子彈的彈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