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5日從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獲悉,國家發改委、國土部、環保部、住建部等四部門日前發布《關于規范推進特色小鎮和特色小城鎮建設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再次強調特色小鎮和小城鎮建設必須堅持產業建鎮,嚴格控制房地產開發。同時,堅持以企業為開發主體,鼓勵社會資本進入建立建設基金,避免項目簡單堆砌和碎片化開發。
據介紹,近年來,各地區各有關部門積極穩妥推進特色小鎮和小城鎮建設,取得了一些進展,涌現出一批產業特色鮮明、宜居宜業、富有活力的特色小鎮。但在推進過程中,也出現概念不清、定位不準、急于求成、盲目發展以及市場化不足等問題,有些地區甚至存在政府債務風險加劇和房地產化的苗頭。
針對這些問題,《意見》提出,堅持因地制宜,從各地區實際出發,遵循客觀規律,實事求是、量力而行、控制數量、提高質量,體現區域差異性,提倡形態多樣性,不搞區域平衡、產業平衡、數量要求和政績考核,防止盲目發展、一哄而上。堅持產業建鎮,立足各地區要素稟賦和比較優勢,挖掘最有基礎、最具潛力、最能成長的特色產業,做精做強主導特色產業,打造具有核心競爭力和可持續發展特征的獨特產業生態,防止千鎮一面和房地產化。
同時,按照政府引導、企業主體、市場化運作的要求,創新建設模式、管理方式和服務手段,推動多元化主體同心同向、共建共享,發揮政府制定規劃政策、搭建發展平臺等作用,防止政府大包大攬和加劇債務風險。
發改委強調,不能盲目把產業園區、旅游景區、體育基地、美麗鄉村、田園綜合體以及行政建制鎮戴上特色小鎮“帽子”,要依托有特色資源的重點鎮培育發展專業特色小城鎮。各地區未來要嚴格控制特色小鎮和小城鎮建設數量,避免分解指標、層層加碼。
對于一些特色小鎮在建設中出現房地產化和債務風險等問題,發改委表示,未來要嚴控特色小鎮建設中的房地產開發,合理確定住宅用地比例,嚴防“假小鎮真地產”項目。此外,各地區要注重引入央企、國企和大中型民企等作為特色小鎮主要投資運營商,盡可能避免政府舉債建設進而加重債務包袱。縣級政府綜合債務率超過100%的風險預警地區,不得通過融資平臺公司變相舉債立項建設。
據了解,有關部門將加強對各地區的監督檢查評估,對已公布的兩批403個全國特色小城鎮、96個全國運動休閑特色小鎮等,開展定期測評和優勝劣汰。
國家發改委、國土部、環保部、住建部等四部門日前發布《關于規范推進特色小鎮和特色小城鎮建設的若干意見》,再次強調特色小鎮和小城鎮建設必須堅持產業建鎮,嚴格控制房地產開發。
國家發改委、國土部、環保部、住建部等四部門日前發布《關于規范推進特色小鎮和特色小城鎮建設的若干意見》,再次強調特色小鎮和小城鎮建設必須堅持產業建鎮,嚴格控制房地產開發。
近年來,我國一批產業“特而強”,形態“小而美”的特色小鎮成為實現創新創業者夢想、培育經濟新動能的新平臺。
近日,住房城鄉建設部發布《關于公布第二批全國特色小鎮名單的通知》,認定第二批全國特色小鎮276個,其中包括河南11個小鎮。
近日,住房城鄉建設部發布《關于公布第二批全國特色小鎮名單的通知》,認定第二批全國特色小鎮276個,其中包括河南11個小鎮。
特色小鎮確實能夠對旅游乃至地方經濟產生拉動作用,特別是有的小鎮以出產富有地方特色的產品、小吃等馳名中外,對其進行開發,能夠產生一定的經濟價值。但是,一個小鎮之所以能夠成為特色小鎮,更重要的在于其千百年的文化資源積累。
根據住建部上述文件的要求,特色小鎮的建設,應尊重小鎮現有格局、不盲目拆老街區,保持小鎮宜居尺度、不盲目蓋高樓,傳承小鎮傳統文化。
到2020年,在全國扶持建設一批體育特征鮮明、文化氣息濃厚、產業集聚融合、生態環境良好、惠及人民健康的運動休閑特色小鎮。河南3個項目的入選,意味著河南在特色小鎮發展過程中,又增加了新的發展和突破。
到2020年,在全國扶持建設一批體育特征鮮明、文化氣息濃厚、產業集聚融合、生態環境良好、惠及人民健康的運動休閑特色小鎮。河南3個項目的入選,意味著河南在特色小鎮發展過程中,又增加了新的發展和突破。
日前,杭州副市長謝雙成和順網科技共同宣布,杭州市將建設全球第一個網游小鎮,將電子競技列入杭州亞運會比賽項目等舉措,進一步提升杭州市的文創品牌。
日前,杭州副市長謝雙成和順網科技共同宣布,杭州市將建設全球第一個網游小鎮,將電子競技列入杭州亞運會比賽項目等舉措,進一步提升杭州市的文創品牌。
“特色小鎮”不必刻意追求奢華,而應該在精致上落墨,既要有自己的特點,也要有自己的魅力,讓一個地方變成“獨一無二”的,來了不想走,走了還想來,這樣的“特色小鎮”才會搶占發展的先機,推動新型城鎮化和新農村建設。
2015年4月,浙江省政府出臺《關于加快特色小鎮規劃建設的指導意見》,同年,特色小鎮的建設得到了中央的充分肯定。自此,不管是國家政策的號召,還是各大主流媒體的渲染,特色小鎮迅速風靡大江南北,成為新一代“網紅”,不少房企紛紛開始加入特色小鎮開發大軍。
國家發展改革委城市和小城鎮改革發展中心產業所所長榮西武分析表示,在特色小鎮建設過程中,房地產開發商的介入,通過蓋房建成小鎮容易,但產業導入難。不少房企一般都缺乏引入實體產業的資源,也缺乏運營實體企業的經驗,一旦城建起來了,產業發展不起來,形成不了可持續的產業生態,特色小鎮建設就會重新回到出售物業以平衡開發資金的傳統道路。
充分發揮點狀經濟“小而活”的特點,打造一個個“亮點”,進而連點成線、聚點成面,通過以點帶面、聯動發展促進整個區域的經濟發展和社會的全面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