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后不知道有多少鞋廠能照常開工?身邊不少臺商都已跑到越南、印度尼西亞等國家投資建廠。
人民幣貶值難留鞋廠 中國鞋業加速“東南飛”
臨近春節,珠三角鞋廠陸陸續續在放假。“節后不知道有多少鞋廠能照常開工?身邊不少臺商都已跑到越南、印度尼西亞等國家投資建廠。現在,要在東莞厚街找個朋友吃飯都很難。我們也在考慮今年要不要在越南設立公司。”一家亞洲鞋業協會相關負責人近日接受《第一財經日報》記者采訪時如是說。
據中國海關總署的統計,2015年1月,我國鞋類產品出口的數量與金額皆出現大幅下滑,當月鞋類出口56.99億美元,出口額同比下滑10.9%,出口量同比下滑13.5%。2014年,中國鞋類出口562.5億美元,同比增長10.8%,數量增長4.5%。
即使近段人民幣貶值利好出口,但依然無法留住臺資、港資鞋業外遷的腳步。多家鞋業負責人接受《第一財經日報》采訪時反映,自2005年匯率制度改革以來,人民幣升值幅度超過20%,雖然近段人民幣貶值有利降低出口成本,但由于此前多年升值過猛,這次回調對鞋業利好有限,關鍵的是中國大陸鞋業成本優勢基本殆盡,用工成本上漲和勞動力不足成為傳統鞋企發展最大的掣肘,提出將工廠外遷到東南亞要求的海外采購商日益增多。
越南海關總局日前發布的數據統計顯示,2014年越南鞋類出口市場達40個國家和地區,最大市場為美國,出口額為33.3億美元,同比增長26.7%,占越南整個鞋類出口份額的32.2%。此外,對比利時、德國、日本等西方國家增速皆超過20%。值得注意的是,越南去年對中國出口鞋類5.05億美元,同比增長42.2%,總量排在第六位。自2010年中國—東盟自貿區全面啟動以來,東盟出口到中國的鞋子品牌全部實現零關稅,中國鞋企不僅外銷訂單被越南等東南亞分流走,內銷地盤也逐漸被東南亞鞋業“蠶食”。
上述鞋業協會負責人談到,珠三角不少外資鞋廠紛紛將原有鞋廠縮小規模甚至關閉。一雙皮鞋,在珠三角下訂單時需要 20美元,而在越南只需18美元,客戶肯定會要求將訂單放在越南。東南亞國家在人工成本、關稅等方面占有優勢,甚至一些東南亞制造的鞋服產品在廣州批發市場上的價格,比在珠三角工廠下單的價格還低。
在全球最重要的制鞋基地之一的東莞,媒體前不久發起了第5次東莞企業生存報告調查,聚焦于東莞鞋企困局。受訪的150家企業中,超過6成企業表示,2014年的接單量下降。訂單利潤下滑的企業占比達到69.34%,32%企業表示虧損經營,難以維持。近9成鞋企的用工成本都在上漲,近半受訪企業用工成本上漲在10%至30%的區間。此外,49.33%受訪企業表示,2015年的訂單同比2014年將繼續下滑。高達9成鞋企不看好未來,擔心經濟形勢進一步惡化,將有更多鞋企倒閉。大部分鞋企嘗試將訂單轉移到成本低廉的東南亞生產、切入高端精品鞋市場或嘗試私人訂制等, 但有23.21%的受訪鞋企表示將選擇關門結業。
《第一財經日報》記者通過多方調查獲悉,東莞厚街華宏鞋廠、東莞東坑名雅鞋廠等多家中小型鞋企已在去年關閉,大型鞋企近年來也紛紛逐漸減少員工規模。全球最大運動鞋制造商臺灣寶成集團(9904.TW)旗下裕元工業(0551.HK) 設于東莞高埗鎮的工廠,高峰期達10萬人左右。不過,曾分享過大陸人口紅利的寶成,如今卻承受著成本優勢喪失帶來的痛苦,僅在2012年就砍掉51條制鞋生產線。目前,裕元工業在東莞的員工已減少幾萬人。而裕元工業在廣東中山市的寶元工廠現也從原先5萬多人瘦身成幾千人的規模。與此同時,裕元工業在越南、印度尼西亞的生產線則逐年增加中。
目前在東莞厚街規模最大的制鞋企業綠洲鞋業有限公司,最高峰期時工人大約達到3萬人,現在壓縮到1萬人上下,該企業總經理尤以力經常往越南等東南亞國家跑,并已在越南設廠。中國女鞋最大制造商之一的華堅集團,在東莞兩家工廠分別有8000人和6000人,這兩家工廠現合并成一家5000~6000人的工廠,與其他外遷的鞋企略有不同,華堅集團跑到非洲埃塞俄比亞設廠,那里目前已有幾千名工人。
不僅是東莞,在珠三角其他地區以及浙江溫州、福建晉江等制鞋基地都處于產業轉型升級的陣痛期,不時有企業轉移或關閉。在運動鞋制造行業地位僅次于寶成集團的賜昌鞋業,主要生產耐克(NIKE)、新百倫(NB)等品牌運動鞋,其生產布局也在發生明顯變化,原先在深圳兩家工廠加起來有3~4萬名工人,現劇減到幾千人,生產線逐漸往珠江三角洲東北部的惠州博羅以及粵東北的河源轉移。不過,賜昌鞋業在東南亞發展速度則更快,目前在越南的工廠已達到5~6萬人。
因對成本極其敏感,世界制鞋業從未停止過區位轉移。從上世紀60年代開始,先是從北美轉移到中美和南美,從歐美轉移到日本,隨后轉移到韓國和中國臺灣,上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轉移到大陸東南沿海,同時也有部分臺企將部分生產線轉移到東南亞國家。
廣州臺商協會榮譽會長、創信鞋業有限公司董事長吳振昌近日接受《第一財經日報》采訪時談到,珠三角此前僅比越南、印度尼西亞的用工成本高50~100美元,但自2008年新《勞動法》實施之后,用工成本差距逐漸拉大,預計到2015年底,中國大陸大約將有一半臺商鞋企將工廠從大陸往東南亞轉移。“鞋業向來是將制造環節放在成本低廉的地方,往往不是與主要消費市場‘共處一室’。 由于成本優勢快速喪失,即使中國潛在龐大的內銷市場也無法改變制鞋產業外遷的走勢。”吳振昌說。
24日離岸人民幣對美元跌破6.78關口,最低探至6.7842,刷新逾六年低點,隨后企穩回升,截至10:03,報6.7809。利空板塊方面,金屬制品、采掘服務、光學光電子三大板塊美元借款占全部借款比例超過50%,這些行業景氣度或產生負面影響。
Summers在華盛頓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演講時稱:“沒有那個國家愿意看到人民幣大幅度突然貶值,除非有許多人做空人民幣。Summers在華盛頓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演講時稱:“沒有那個國家愿意看到人民幣大幅度突然貶值,除非有許多人做空人民幣。
習慣了人民幣升值的中國老百姓,似乎被歲末年初的這波人民幣貶值潮“嚇”到了。九州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鄧海清則認為,2015年8月以來的人民幣貶值,主要是由人民幣匯率高估和“資產荒”兩方面因素造成的。
人民幣本周延續上周的大幅波動,離岸人民幣兌美元周一早盤快速走低約170點。
人民幣貶值壓力加大,降息空間受限,加快改革轉型;短期需穩住利率、不宜降息,應主要通過降準來對沖資金外流。華泰證券指出,隨著加息降至,人民幣仍有貶值空間,預計短期內波動將繼續擴大。
招商證券首席宏觀分析師謝亞軒稱,9月央行口徑外匯儲備余額減少約432億美元,據此可以推測9月的結售匯逆差規模應該在400至500億美元之間,外匯占款負增長約2500至3500億人民幣,逆差規模較上個月明顯收縮。
目前來看,個人和企業投資美國樓市,潛藏風險太多。相比之下,國內樓市雖然目前還只是處于復蘇階段,但是風險和收益更容易把控。
在藝術市場越來越國際化的今天,在中國進一步深入金融改革的背景下,國際貨幣兌換率變動所造成的對藝術品價格的影響越來越值得關注。
匯率下調的同時,利率也在走低,這將顯著降低高 負債的開發商與投資者的資本成本,增加穩定收入型資產對投資者的吸引力。第一太平戴維斯建議對擁有內在價值的資產進行投資。一旦中國投資者意識到這一點, 或將看到住宅交易進一步增加,因為住宅具有更強大的財富保值功能。
近期,人民幣匯率突然急速走低,其未來走勢變得撲朔迷離。如何才能規避匯率風險,保全我們的資產,在外匯、證券、樓市和消費等多個領域構筑起一道道財富的安全屏障,成了擺在我們投資者面前的一道課題。
從2013年以來澳元兌美元就進入下行通道,在2014年有短暫的盤整后,從2014年下半年到現在更是一路跌跌不休,最近一年澳元兌人民幣中間價累計下跌兩成,從今年年初的5左右直接下降到4.5,而同期的新西蘭元兌人民幣中間價也下降了兩成。
人民幣貶值,換匯增加;專家建議,應選擇波動性小,回報預期較為穩定的美元資產,慎炒外匯與黃金。
人民幣貶值,換匯增加;專家建議,應選擇波動性小,回報預期較為穩定的美元資產,慎炒外匯與黃金。
面對過去兩日內,人民幣匯率接連遭遇急劇貶值,央行除解釋在完善人民幣匯率中間價報價后,外匯市場尚處短暫磨合期之外,還如此回應著市場關切。
8月11日,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報6.2298,較前一交易日大幅下跌1136個基點。人民幣貶值,對未來房價有何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