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十一狂購引發物流癱瘓 退貨率達25%并愈演愈烈
過完雙十一的狂歡購物,各買家翹首以盼,賣家忙碌配貨,物流公司也是馬不停蹄的開始派送,爭取以最快的速度完成發貨,但是面對龐大的購物量的瞬間釋放,電商和物流公司能否遏制突發性暴漲,做好快遞運營,是個棘手的問題,從這幾天的市場反應來看,退貨率已經高達25%,網購派送情況不容樂觀。
據證券日報報道,日前,幾大電商網站迫不及待曬出自己的“驕人成績”,阿里單日銷售額超350億元依舊居于首位,同比增長85%。阿里天貓方面保守估算,今年雙十一包裹量預計將超2億單。蘇寧易購出貨次數也在平日的3倍以上。
淘寶方面承諾,這次雙十一定在十天內完成發貨。瞬間產生的訂單量,考驗著快遞行業和物流公司的能力。
退貨率高達25%
雙十一已成為世界最大的網購交易日,然而電商過度對節日效應的依賴,卻使物流業遭遇尷尬,雙十一背后的物流大戰已爆發。
國家郵政局網站數據顯示,11月11日主要網商全天共產生訂單快遞物流量約1.8億件,其中80%來自淘寶天貓,較去年同期增長85%,預計電商企業全天交易總額超過400億元。全天各快遞企業共處理6000多萬件快件,是去年雙十一最高峰3500萬件的1.7倍。物流需求在雙十一期間的突發性暴漲,也增加了快遞出現滯緩、積壓、貨品損壞現象發生的概率。
與此同時,雙十一銷售期間附帶極高的退貨率,讓快遞公司工作量在無形中加大。
據北京商報報道中國行業研究網數據顯示,今年雙十一的退貨率已達25%,部分商家更高達40%。在大多數快遞公司看來,雙十一帶來了附帶問題,對于微利的快遞公司,顯然是費力不討好。
業內人士表示:“在價格上,順豐依舊保持行業內較高水平,相對質量穩定,申通、圓通、韻達等大中型快遞公司價格合理成為‘淘寶系’賣家最好選擇成為市場主流,小型快遞公司以低廉價格贏得市場,但派送速度相對滯后。宅急送、EMS在網購市場主動降價,市場份額呈現上升趨勢。”
快遞業改進雙十一運營
極大的商機吸引無數網絡創業大軍中的弄潮兒前仆后繼,催生大大小小的電商不斷涌出,銀泰擁抱天貓,傳統商業與電商也在快速融合。與此同時,潛在的物流業的規模在無形中急遽擴張。
中國快運協會數據顯示,去年中國快遞企業業務量達48億件,收入超1000億元人民幣,其中網購快遞每年以80%的速度增長。
記者從多家知名物流公司了解到,為提前應對可以預見的雙十一倉儲物流爆棚情況,幾家公司都在數月前就準備了雙十一倉儲物流發貨預案,涵蓋從倉儲、倉庫作業、制單分單流程預備、質檢、補貨、傳送、售后等多項流程。
阿里巴巴集團董事局主席馬云]高調成立的阿里聯合銀泰、順豐、四通一達新公司菜鳥網絡物流也在雙十一正式登場,與天貓打組合拳,利用大數據巨大數據分享指導配送體系和跟蹤物流情況。11月11日晚間,馬云預測10年后,整個中國快遞人員將會有1000萬人。
電商和物流公司該如何解決這一問題,值得思考,希望明年的雙十一,物流更給力,這些問題都不再是問題,買家們能在節后對快遞服務說聲“贊”!
(映象財經綜合整理)
相關新聞
更多>>